“5斤150元,全街道第一單!”近日,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后沙嶺村1個5畝的草莓大棚里,種植戶仲曉云興奮地告訴筆者。零星熟透了的草莓像一盞盞小紅燈籠,掛在翠綠茂密的枝葉中若隱若現,沁人心脾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
因為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后沙嶺村將草莓成熟時間提前半個月。仲曉云率先采摘了成熟的草莓出售給村里的青島圣果草莓專業合作社,送上初冬第一鮮。據悉,這也是平度當地賣出的初冬草莓“第一單”。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素有“膠東草莓第一鎮”美譽。該街道有20余年的草莓種植歷史。近年來,伴隨著紅紅火火的草莓產業發展,種植規模已達6500畝,草莓年產量1.4萬噸,助農增收1.1億元。
該街道的草莓曾在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上憑借色澤鮮艷、口味酸甜適中、果肉多汁、果香濃郁、營養豐富、耐儲運等特點榮獲金獎。有的草莓種植戶還使用套袋技術種植草莓,提高了附加值。巡寨村建成占地4萬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場,是膠東最大的草莓批發市場。每年的草莓交易期中,有4個月時間,日均吞吐量達十萬斤左右。
這些年草莓產業的高效益,吸引了包括仲曉云在內的不少外出打工者回鄉創業種草莓。3年前,35歲的仲曉云從城區的電子廠辭職回家種草莓,依托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銷售保障,去年她家的草莓純收入10萬元。
據悉,后沙嶺村的青島圣果草莓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理事長李國亭介紹說,從去年開始他們與青島佳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統一引進草莓種苗,統一使用含有骨粉和魚粉成分的底肥和沖施肥。“佳墾”公司定期派技術專家進村入戶現場指導,有效提高和保障了草莓質量。14日,日本專家還來仲曉云和宋德章等村民的草莓大棚現場指導。周邊5個村的50余戶草莓種植戶從兩個交流群得知后踴躍參加。再有十天左右,整個街道的草莓都將陸續成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