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浙江省特色作物農藥登記應用工作推進會在杭州召開。會議提出,力爭到2020年,在小作物上新增登記農藥100個,基本實現楊梅、草莓、茭白、中藥材等特色作物上“有藥用”,全省推廣登記農藥應用1000萬畝次,特色作物農藥登記應用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護航特色精品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周普國、省農業廳副廳長張火法等出席會議。
會議在充分肯定了浙江省特色作物農藥登記應用工作取得的成績后指出,與當前生產上安全用藥的實際需求、百姓期盼、安全保障的要求相比,這項工作還有較大的差距,今后一個時期,浙江省將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科學制定特色作物用藥發展中長期規劃。按照產業影響力大、病蟲防治需求迫切、農殘檢出問題多、質量安全要求高的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先行的要求,根據生產實際穩步推進,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二是落實各主體責任。農藥生產企業是農藥登記主體,也是財政項目實施主體,要做好立項調研、申報、試驗、登記等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做好服務與督促指導,科研試驗單位要優先安排室內毒力、藥效、殘留等試驗,為用藥登記提供技術支撐。三是加快已登記藥劑的推廣應用。通過建立安全用藥示范方,帶動登記農藥和安全用藥技術的推廣應用。四是強化監督檢查,保證農藥企業依法生產。要大力推進農藥產品信息追蹤的二維碼,實現產品的來源和去向可追溯。五是統籌多項重點工作。要加強高毒農藥管理,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探索嘗試高毒、高風險農藥退市經營,同時優化農藥登記服務,推進低毒生物農藥補助試點,指導安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