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潛江夫婦種菜喜得“雙子座” 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日期:2016-11-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1    評論:0    

  “前兩天跟農戶達成了協議,這200畝地流轉過來后,我們打算投入150萬元搞農田整治,建100個鋼化大棚,發展大棚蔬菜基地,種植紫薯、麻芋頭和大棚高效蔬菜,使這塊田畝產效益達到近萬元。”初冬時節,萬蘭嬌兩口子看著眼前這塊平整的漢江灘田,就像看著當年生的雙胞胎兒女,眼神里充滿期待。

  這里是緊靠漢江邊的熊嘴村,離王場集鎮8公里,是全鎮靠北最偏遠的一個村。“這200畝地按承包關系,分屬近30戶農戶。以前只是種些小麥、大豆,畝產效益不到一千元。今年村兩委推進按戶連片高效種植,決定拿出這塊田動員農戶搞流轉,提高規模種植效益,走高效農業路子。流轉價格不低于周邊地區,每年每平方米1塊錢,各承包戶都很滿意。蔬菜大棚建起后,還將優先聘請承包戶參與種植和管理,可解決本村60多人就業。”村黨支部書記聶軍成說。

  萬蘭嬌是熊嘴村的媳婦,前些年夫妻倆在外經商,見了世面,攢了人氣,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兩年前,萬蘭嬌和愛人商量決定回到偏僻的農村老家,發展專業合作社,帶動父老鄉親致富。“2014年底,村里遷村騰地平整出耕地108畝,籌劃集體發包引進種植大戶,正趕上萬蘭嬌夫妻倆回村,雙方按每年每畝300元簽訂了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分管了農業20多年的村委會副主任聶益鵬向記者介紹。

  “這108畝地我們主要從事連片露天蔬菜種植,種了兩年白菜和包菜,根據市場行情銷往武漢、山東、廣東等地,每畝效益也達到了大幾千。去年冬天北方白菜市場行情不好,南方天冷需求量增大,我們依托在廣東的銷售渠道,田間離岸價超過了每斤1塊錢,比潛江市場平均價高出了三四毛。”萬蘭嬌說。

  一個連片露天蔬菜基地,一個連片大棚蔬菜基地,300畝蔬菜地“雙胞胎”如同一對“雙子座”鑲嵌在這片坦蕩的漢江灘地上,成為全鎮蔬菜基地三大板塊之一的張新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熊嘴村地理位置偏遠,地多人少,農業種植靠單家獨戶難以取得好的效益。引進人才和資金,實行土地集并和流轉,走適度規模經營的路子,有利于帶動全村脫貧致富。探索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新路子,按照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這是全鎮今后發展現代農業的大方向。”王場鎮分管農業的鎮領導嚴友正對記者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