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2.31米的高度、排名第一的綜合得分,在10月30日舉辦的2016年章丘大蔥節暨名優農產品展會上,繡惠街道王金村的宋光寶又毫無懸念地奪得了個人歷史上的第6個“大蔥狀元”。但當大家都為2萬元的冠軍獎金艷羨不已時,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捆“冠軍蔥”的最后歸宿。
“這捆‘冠軍蔥’將贈予北京全聚德集團,還有可能走向國宴餐桌呢。”據章丘市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從2012年10月章丘市與北京全聚德集團簽訂農餐對接戰略合作協議后,章丘大蔥實現了為北京烤鴨的“私人定制”,即在章丘定點選取300畝土地,實現大蔥的四季種植,為全聚德在京直營店一年四季專供章丘大蔥,保證了章丘大蔥的新鮮口味,年供應量穩定在300噸。
作為章丘農業的重要地理標志和珍貴歷史文化名片,章丘大蔥素以“蔥高、白長、脆嫩、味甜”而著稱。大蔥種植在章丘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公元1552年,明世宗曾封章丘大蔥為“蔥中之王”。目前,章丘市已形成了以繡惠鎮女郎山1000畝精品示范區、3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為核心,帶動周邊棗園、寧家埠、龍山等7個鎮街規模化發展,全市大蔥種植總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量達到6億公斤,實現年產值7億多元,從業人員達到了10萬人以上,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章丘大蔥的品牌價值也由2009年的22.74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2.1億元。
為保障消費者能夠吃到正宗的章丘大蔥,章丘市推出了帶有章丘大蔥產地身份證明的二維碼標識。只有本地生長的、經章丘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檢測安全的章丘大蔥,才有資格獲得這個“身份證”。消費者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大蔥生產地塊負責人、收獲日期、農殘檢測結果等基本信息便可一目了然,實現了對上市大蔥質量安全的可追溯監管。
為破解農業項目投資大、見效慢的固有難題,章丘大蔥也開始從供給側改革入手,走標準化、品牌化、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重產量更重質量和效益。“我們的大蔥每一棵都無公害、可追溯,是上過APCE國宴、出口50多個國家的定制蔥。”據章丘振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已把自己的高端產品推上了百度、阿里巴巴,通過定制生產、分級精裝,附加值已經非常可觀,畝收入可達17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