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近日,筆者再次走進返鄉創業種植獼猴桃黃鳳均的“金果王”基地時,放眼望去,基地里到處都是攢動的人群,大家都在忙著采摘成熟的獼猴桃。

“我們都50多歲的人了,遠的地方沒法去。在這兒五十元一天,一年能掙一萬五,貼補家用也不錯!”“我在這里干了三年,掙了還是有四五萬元了。”“ 今年這些獼猴桃掛果了,老板高興,我們也安逸,不出遠門就在基地打工掙錢。”……連日來,峨邊彝族自治縣沙坪鎮峨星村六組村民俄覺月時、次日干部等100多名當地村民每天都在基地上務工,他們一早就背著竹簍,拿著剪刀,穿梭在獼猴桃果棚下,忙著采摘獼猴桃,不一會兒,路邊堆滿了各類獼猴桃。黃鳳均一家人則根據顧客需要忙著精挑細選、分類存放。
“整整5年了!還是值得!”望著眼前堆積的獼猴桃,黃鳳均介紹說,“金果王”獼猴桃基地在海拔1200米左右,土壤具有相當的優勢,種植出來的獼猴桃,各項營養指標豐富,成熟期比一般地區要遲一個多月,其他地區的獼猴桃銷售完了,這兒才開始采摘,剛好填補時間差,填補市場空缺,銷售價格自然比一般地區的價格高。今年,初掛果的幾百畝獼猴桃產量達到20噸左右,有幾十萬的收入,到豐產期年產量能達到上千噸,產值將會實現千萬余元。
回想起創業的艱辛,黃鳳均不希望村民再走彎路,決定毫無保留地與村民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帶動大家特別是精準貧困戶種植獼猴桃,共同走上致富路。“今年就有30多戶精準貧困戶開始試種了,我會把這幾年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種植技術全部無償的教給他們,讓他們早點脫貧致富。”
黃鳳均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待基地果業發展走上正軌后,將依托縣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這個契機,以基地為載體、生態為特色,加快硬化耕作道,新建游泳池、魚塘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把基地打造成一個集水果種植、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家樂,力爭帶動更多的當地農戶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