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原縣依托縣域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種養結構,鼓勵廣大農民積極發展大鵝養殖。金秋時節,豐收的年景讓養殖戶們的腰包越發鼓了起來,持續升溫的“鵝經濟”也為當地廣大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一條新路,唱出了農民致富的“好聲音”。
走進湯原鎮北靠山村大鵝養殖戶單德軍的養殖場,離老遠就看見一大片白毛紅頂的大鵝在昂首挺胸嘎嘎叫著,悠閑的散步。據單德軍介紹,他養鵝已經有3年時間,當初就是看好這地方有山有水、遠離村落適合養鵝,才舉家搬到這里來的,在河邊放養大白鵝,成本低、成活率高,首批鵝苗收獲了一個沉甸甸的金秋,從此,單德軍開始了他的飼養大鵝致富之路。
今年6月,單德軍引進了鵝苗,經過3個月的精心養殖,如今已達到出欄期。單德軍說:“我們養鵝最主要的特點是周期短,80天到90天左右就可以出欄,我今年養了兩萬只,純收入大概十七八萬應該是沒有問題,養鵝給我們帶來很多經濟實惠,給我們帶來很大收入,農民也真真正正的嘗到了甜頭。”
據了解,湯原縣林地、草原、濕地等自然資源豐富,為了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今年湯原縣依托信義大鵝屠宰加工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拉動,出臺相關養殖補助政策,將大鵝養殖生產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畜牧獸醫部門的全程防疫服務也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了安全生產“保護網”。
今年湯原對大鵝養殖提供強有力的扶持政策,無償為養殖戶提供疫苗,在大鵝出欄時,每只鵝補貼兩元錢,充分調動了養殖戶的積極性,今年大鵝養殖數量達到50余萬只,其中有39戶貧困戶在養殖過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