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媒,新經濟消費觀重新定義鮮花需求。1)我國鮮花尚未形成與人口相匹配的消費需求,過去鮮花消費主要是婚宴、會議、酒店的批發需求,近年來逐漸向禮品、日常鮮花轉變,這種結構化的調整伴隨著鮮花品質要求的提升,鮮花行業迎量價齊升的發展階段。2)互聯網鮮花訂制是鮮花銷售的重要渠道,鮮花電商統一的品牌,便捷的物流體系,將形成對線下花店的替代,鮮花電商滲透率有望提升至10%—20%的水平,行業容量超百億。3)我國零售鮮花主要用作禮品,日常鮮花占比不足5%,而國外禮品鮮花和日常鮮花平分秋色,日常鮮花需求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我國白領女性人數長期保持高位,隨著對工作環境的改善需求的提升和消費意識的提升,日常鮮花有望達到百億規模。
行業差異化競爭,產業鏈布局或成決勝點。1)鮮花電商主要走個性化高度定制和日常鮮花消費兩大路線,個性化定制鮮花市場容量相對較小,但產品附加值較高,品牌和設計是行業核心競爭力,日常鮮花門檻較低、競爭激烈,但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鏈整合和管理、營銷能力是關鍵點。2)鮮花行業的有兩大痛點,一是信息流緩慢,信息不對稱嚴重,上游種植的農戶難以獲取下游需求,通常出現“供給決定需求”和產品過剩的現狀;二是物流環節過于冗雜,傳統的鮮花物流需要通過3—4級的中間商,一方面造成鮮花成本過高,另一方面頻繁的轉運造成鮮花品質的嚴重耗損。我們認為,對于定位于日常鮮花消費的電商企業,布局上游鮮花種植和中游冷鏈物流有助于實現規模化效應、縮短物流環節,以實現成本下降、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