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兩側都是我們村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蘿卜、有機花菜、菜椒長勢都不錯,你看這邊這塊是強盛農業園,正加緊深加工蔬菜,銷往華東、華北的肯德基、麥當勞等店。”前日,海門市正余鎮正基村黨總支書記周美玲,帶著我們來到位于正麒線北延段西側的大棚蔬菜基地參觀時,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村里的特色農業項目,以及項目帶動村民致富的可觀效益。
相較于如今的“揚眉吐氣”,10多年前的周美玲與村委班子成員,幾乎天天都“如坐針氈”,為村里經濟發展、百姓致富四處奔忙、出謀劃策。周美玲告訴我們,以前村里的土地既分散又是鹽堿地,零碎又高低不平的田塊中滿是小溝、蘆葦蕩,想憑空發展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與村委班子商量后,周美玲于2003年提出了“以農興農”的農業發展思路,此后幾年大做土地文章,通過農業項目開發,對全村土地進行連片式整理,復耕土地達300多畝,為承載項目打造了平臺。
“自2011年開始,先后投入了近800萬元,搭建了1100多畝的鋼架大棚,硬件設施逐步完善,吸引了很多農業大項目入駐。”周美玲說。作為村里的帶頭示范項目,由在外能人陸小強投資的強盛農業園發展勢頭良好,建成投產后,市場前景廣闊,農產品直供肯德基、麥當勞。此后,陸續有大小農業項目入駐,種植的農產品包括了球生菜、西蘭花、菜椒、有機花菜、蘿卜、大蔥等各類高附加值的蔬菜。目前,村里種植面積最大的“蘿卜項目”,已有600多畝。“入冬后,園區里的蘿卜就能上市了,主要銷往無錫、南京、常州、蘇州等地的客戶。到時又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景了。”周美玲說:“今年春季時,每斤1.2元的售價,吸引了很多地方的訂單,最多時一天來了幾十輛卡車,出售的蘿卜達120多噸。”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村里從事“蘿卜項目”的“小老板”達四五十人,既有本村人也有外地人。他們都說,正基村的基礎設施好,交通條件便利,這是吸引他們在此創業投資的首要原因。抱有同感的,還有在村里投資了200多畝有機花菜的徐州人劉家財,他于前年從崇明來到正基村搞有機花菜種植,原因是這里的土質要好多了。
“發展特色農業,不僅僅有‘吃’的,還有玩的。我們在園區里興建了一個農業公園,目前已初具雛形。”周美玲說,農業公園占地100畝,由該村17組的在外能人何漢忠投資1700多萬元興建,建成啟用后將成為全村村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如今,正基村大棚設施已發展到了1600多畝,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為村里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每年村營收入都呈跨越式增長,從2014年開始每年都在百萬以上,今年有望達120萬元。村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全村有600多名村民在園區打工,拿了租金又拿工資,他們個個喜上眉梢,連夸周美玲書記等村干部給大家帶來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