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14元?什么米能賣這么貴?”“這些都是生態米、富硒米,完全不打農藥,施有機富硒肥,利用煤油燈防鳥,注射辣椒水殺蟲,采用全生態化種植,產量低成本高。”在和我們交談時,何金的手機不斷響起,來自廣州、深圳的訂單絡繹不絕。
何金的生態農業發展路,緣于10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機遇。2006年,為了讓懷孕的妻子吃得健康,何金在自家田里種植了兩畝未打農藥、未施化肥的“綠色葡萄”,經朋友無意推薦,吸引來了廣州的老板,不僅一次性將他的葡萄全部收購,而且價格還比普通葡萄貴了兩倍,正是這一次機遇,讓何金發現了生態農業的廣闊前景。
但是,單一的生態葡萄種植不僅成本高,產量也不盡如人意。經過長期外出考察,何金堅定了信念:堅持生態化種植,更要規模化發展。
2016年,何金籌集資金投入近4500萬,在新豐村流轉了1000多畝的土地,并吸納當地30多戶貧困戶,成立了合金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生態米、富硒米、黑米、蓮子等一系列生態農產品,并由村組統一雇傭勞動力,規模化種植。
種植生態化了,發展也規模化了,但是,銷路如何保障?
銷售葡萄闖出的經驗讓何金看中了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找準目標后,他親自帶領社員跑市場、找銷路。“我們想創新銷售方式,加強與實體店合作,實行會員制管理,根據訂單直供產品,既減少流通成本,同時也保障了銷路。”何金介紹說,為了讓人們吃得放心,合作社還在1000多畝的土地上安裝了攝像頭,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而且不定期組織會員到基地進行生態種植體驗。
一系列的創新方式讓合作社的產品很快就打開銷路,僅在深圳與合金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的商店就達30多家。
市場打開了,但是要想長遠發展,樹立品牌是關鍵。“品牌就是通行證,有了品牌,開辟市場的能力才會更強。”為此,合作社注冊了“福盈春”富硒米品牌,實行品牌化管理,“只要10月底品牌認證成功,我們生產的第一批富硒米就將全部發售出去。”看著倉儲室里一包包穿上“新衣”的富硒米,合作社社員黃細秋興奮地說著。得益于合作社的成立,入社的30多戶貧困戶預計今年可實現人均增收5萬元,不僅迅速地擺脫了貧困,而且開始走上了致富路。
“生態農業永遠不會貶值。”談及未來,何金充滿信心,“我們還將延長產業鏈,做農業深加工,使生態農產品實現價值最大化。”目前,何金已成立金輝福地有限公司,后續將建造手工作坊,對生態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打響合金生態品牌。此外,他們還將在河對岸流轉土地300畝,新建2個大棚基地,利用郴州河的水資源發展水上樂園,同時,把周邊的閑置農屋承租,發展民宿,發展成集旅游觀光、體驗學習、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