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伴著暖暖的陽光,沐塵鄉(xiāng)雙戴村迎來了香榧的首次豐收。昨日,在種植基地里,“產(chǎn)”完果后的香榧樹顯得愈加青翠,墨綠的樹葉,就似紅豆杉排列有律;鐵黑蒼勁曲態(tài)的樹干,如同血液流經(jīng)整株香榧。
窸窸窣窣,香榧林里竟有動靜。原來,基地的主人吳曉紅有“大動作”:他整理了一小片菜畦地,鋪上遮陽網(wǎng),再倒入一堆剝了皮的香榧,緊接著又鋪上一層沙子,捋平后澆水輕輕蓋上,最后還用塑料薄膜給它們搭了一個“小帳篷”……
正當大家疑惑不解時,吳曉紅解釋說:“我這是在育苗,那些香榧都是幾天前剛從樹上摘下來的。”
香榧在諸暨、東陽、嵊州被稱為“綠色銀行”。為建這家“銀行”,吳曉紅可沒少花心思。吳曉紅做了20多年的家電生意,6年前,他看中老家的這片山林,請林業(yè)部門檢測了土壤的酸堿度、山林的小氣候特點,經(jīng)一年多的籌備,2011年,竹都香榧專業(yè)合作社成立,251畝香榧里,投資200多萬元。
“雖然我是新手,但是至今沒走過彎路。”這是吳曉紅最自豪的地方。當年,他從諸暨一帶引進了8000來株苗齡2年至12年不等的香榧苗,同時還請了一名擁有20多年香榧種植經(jīng)驗的師傅,只要吳曉紅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疑點難點,一個電話,對方定會準時到現(xiàn)場指導。
香榧不掛果,可吳曉紅依然有收入。綜合當?shù)氐臍夂蚝屯寥佬再|(zhì),吳曉紅實行了香榧與中藥材套種,所以在他的種植基地里,一眼望去,株株香榧林里也千奇百樣,有些套種了三葉青,有些則是金銀花等。
去年5月,移栽到基地里的香榧樹通過吳曉紅4年的“調(diào)養(yǎng)”,終于可以授粉了。因為有了足夠的基礎(chǔ),從9月初掛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上來說都取得了預想的效果。9月初,滿片的香榧林掛著如同青橄欖的果實,散發(fā)出的陣陣幽香讓吳曉紅陶醉。“一共收了800多公斤青果哩,預計明年能翻一番。”摘下來沒幾天,青果以40元/公斤的價格全部售出。
“我自己留了三四十斤育苗,到時候,這幾萬株香榧苗就是我們龍游‘親生’的香榧苗呢。”吳曉紅開心地說,明年,龍游就有土生土長的香榧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