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郊或者平原地區,人們對大棚蔬菜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在山溝里種大棚菜還真是個新鮮事。在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山區的渭戶村,村民馬建孝就在村里流轉承包連片土地110畝種起了生態大棚蔬菜。
9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天山腳下的渭戶村,這里風景如畫,馬建孝的蔬菜大棚就坐落在當地聞名的渭戶溝景區。蜿蜒的山路兩側共有大棚35座,里面種的都是反季蔬菜,鮮嫩的毛芹綠油油的,長勢非常好,另外還有葫蘆瓜、黃瓜、刀豆、辣椒、西紅柿等。菜農把剛摘下來的辣椒打成包,準備運到縣批發市場上去賣個好價錢。馬建孝告訴記者,先是看到許多地方的農民靠種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想到家鄉雖是山區,可氣候宜人,便在2015年在山溝里搞起了蔬菜大棚。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為了這些菜,我吃了不少苦,”說起這一年來種菜的經歷,馬建孝感慨不已。他說,剛開始由于缺乏經驗,篷布蓋得太薄,好幾棚菜遇寒整棚凍死了,入春時附近的羊又闖進了大棚,吃掉了好幾千塊的菜,再就是遇到雪天,怕積雪壓壞了棚頂,就得連夜清雪。后來,請教了大棚種植行家,這才慢慢好起來。
由于馬建孝從開始就堅持少施化肥多用農家肥,不打農藥、不用催熟劑,所種的蔬菜都是自然成熟,品質好、味道也好,吃著放心,拿到市場上供不應求,縣里一些蔬菜店也主動與他建立了常年供貨關系。今年夏天,還有游客慕名而來,自己鉆進大棚里體驗采摘的樂趣。
據了解,馬建孝的蔬菜大棚目前共投入資金30余萬元,每座棚每年平均種三茬蔬菜,毛收入2萬元,利潤在60%以上。現在馬建孝最大的期望就是大棚蔬菜種植能夠被鄉親們接受并發展壯大、形成規模,讓這里的菜能引來城里的游客,端上城里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