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油老大”怎樣領跑油茶產業?

   日期:2016-10-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1    評論:0    
 福建省尤溪經濟開發區的沈郎鄉油茶產業文化園,如今成了“海西”閩中腹地尤溪的一張特色名片。而這張名片的主人,就是福建油茶產業協會會長、尤溪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鳳翔。胡鳳翔把發展油茶產業定位成自己的事業。在發展的道路上,他不斷探索產業轉型升級,打出“組合拳”,做優全產業鏈,為尤溪油茶產業的發展樹起了新的里程碑,走出了福建“油老大”的發展路。

  說起油茶,胡鳳翔對它有著特殊的情感。他是尤溪縣新陽鎮人。在他兒時的記憶里,茶籽油就像有神奇的魔法。他小的時候,只要出現咽喉腫痛,干澀發癢,或者肚子不舒服,他的奶奶就拿一碗開水,滴入幾滴茶油喝下,油到病除。也正是這份根植于心的情感,讓他走上了茶籽油的開發利用之路。

  建示范基地

  走開發利用之路

  2003年12月,胡鳳翔接手油茶加工廠,創辦了尤溪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從親自抓質量管理到重視產學研相結合,從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到“沈郎鄉”品牌逐漸被市場認可。沈郎公司猶如一顆生澀的油茶籽歷經多道程序壓榨成金燦燦的茶油,在點滴錘煉中不斷升華。 現在,公司的5條生產線正全線開工忙生產。2016年這家公司的產值突破2億元,比增20%。

  建立油茶示范基地,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尤溪油茶栽培歷史悠久,現在尤溪縣油茶種植面積已發展到了26.6萬畝,成了“中國油茶之鄉”。“尤溪茶籽油”獲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目前,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已在湯川鄉溪濱村、城關鎮新陽村、城關鎮園溪村等建立油茶基地,盡顯生態、經濟效益。同時,公司把帶動種植大戶、油茶專業合作社社員共同致富作為核心經營理念,通過資金技術扶持,帶動村民創收脫貧。

  胡鳳翔表示,基地所有的管理措施,嚴格按照國家有機茶油生產標準化生產操作,并在基地經理和技術人員的指導監控下實施,探索總結了一套適合尤溪山地環境條件的栽培技術。

  尤溪縣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理念,致力于油茶“一產接二產連三產”的全產業鏈發展。作為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老總胡鳳翔,堅持走現代農業發展的大道,堅持技術、產品、營銷、管理等創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產學研聯姻

  造出一級山茶油

  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建有全國油茶行業單體最大的廠房,面積1.6萬平方米,年生產能力達9000多噸。“為保證山茶油品質,采用物理低溫冷榨工藝的250型大型壓榨機生產。確保出油溫度小于70℃,保證山茶油的品質,使壓榨出油率≥95%,壓榨后的餅粕中殘油降至5%以下。”談起榨油技術時,胡鳳翔如數家珍。

  從原始的榨油技術,一直發展到現在的加工能力,他們舍得花錢,只要是有助于提高生產工藝和加工能力的投入。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不低于當年銷售總額的5%。

  “公司+院校+基地+農戶+市場”是公司產業化的經營方略。公司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等科研院校進行產學研聯姻,公司在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了權威機構認證和許多高檔次的獎勵。“沈郎鄉”牌一級山茶油于2005年7月就通過了國內權威機構的有機認證。2011年,通過了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品衛生檢驗機構的檢測。2003年在第一屆海峽兩岸食品科學博覽會上獲唯一金獎,公司現有的12項發明專利絕大部分已進行了科技成果轉化。

  胡鳳翔說:“正因為公司有這樣的重視和投入,我才敢拍著胸脯提出‘一次性投入生產合格率98%以上,出廠合格率100%’的質量目標。”高標準產品才能體現高品質。現在,他的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全國第一個“海峽兩岸木本油科技研發中心”,先后開發出食用油、保健、日化、農特等20多個系列產品。

  近年來,央視“生財有道”“致富經”等欄目先后專題報道了“沈郎鄉”品牌。去年8月,胡鳳翔榮獲了“全國第六屆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

  誠信鑄就品牌

  質量贏得市場

  “制定高標準的企業標準,是公司發展的生命線。現有的檢測設備和實驗條件能滿足食用油生產檢測需要。”胡鳳翔滿懷信心地表示。

  公司編制了《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從產品原材料引進到產品銷售實施全程跟蹤。他的公司種植基地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如今已編入《尤溪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規程》。公司加大科研力度,成立專門的科研部門,并嚴格參照國家標準,采用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和方法,制定了高于國標一級的“致品”山茶油企業標準,有針對性地建立完善、規范的行業質量標準體系。“沈郎鄉”牌“致品”有機山茶油,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優質獎”。

  尤溪山茶油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以廉價的菜油、豆油等植物油摻入到山茶油中銷售的現象。公司技術人員通過多年的科研努力,攻克了快速測定方法,制定出《摻假山茶油定性鑒別——氣相色譜法》標準。此法是福建省內第一個鑒別標準,摻假的判定下限為10%。“只有規模+品牌,才能越長越大。分量足夠、名聲夠響,才能在多變的市場競爭中打出一片天地。”胡鳳翔說。

  創建油茶文化園

  促進旅游業發展

  胡鳳翔說:“公司距尤溪動車站3公里、縣城朱熹誕生地景區10公里,具備了觀光工廠的必要條件,福建首家油茶產業文化園的創建加快了尤溪旅游業和工業更好地融合為一體。”

  公司的觀光工廠區域分為宣傳區、觀光體驗區、娛樂休閑區,商業購物區四大功能片區,包含茶油全自動加工生產流水線、茶油文化宣傳區、產品展示區等八大游覽參觀點,成為集茶油研發、種植、深加工等一體化的大型茶油文化體驗式休閑娛樂旅游區,將進一步提升沈郎鄉油茶產業文化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工廠參觀游覽,直接把沈郎鄉茶籽油、手工皂等旅游商品銷售到游客手中,促進了尤溪油菜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