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五”以來,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對強優勢水稻雜交種的創制與應用研究進行了長期不懈地支持。在袁隆平院士的領導下,強優勢雜交稻畝產不斷取得新突破。近日,湖南省科技廳近日組織專家,對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的百畝連片雜交水稻示范項目進行了現場考察、實地測收。測收專家組組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謝華安院士宣布,在隨機抽取的3個地塊中,平均畝產達到1088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畝產紀錄。科技部農村中心相關人員應邀參加了測產。
自2009年以來,位于個舊市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原繁育示范中心承擔著中國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項目,通過采用我國農學家、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教授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歷經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到第五期目標的攻關,每年均有突破,在2015年達到平均畝產1067.5公斤,首度實現袁隆平確定的第五期超級雜交稻產量目標,并首次創造了大面積種植水稻平均畝產世界新紀錄。
該項目地點位于紅河州個舊市大屯鎮新瓦房村第四、第五村民小組,涉及59戶農戶,共101畝。項目地距個舊市區18公里,年平均氣溫20℃,年降雨量700—900毫米,熱量豐富,雨量適中,紫外線強,臺風少。示范田塊地勢平坦,田面平整,有大型灌溉系統供水,灌溉方便,種植模式為精確定量栽培,攻關產量目標為17噸/公頃,于3月26日播種,采用旱育秧方式,全生育期165天。選用的品種為超級雜交稻新組合“超優1000”。該品種是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主要農作物強優勢水稻雜交種的創制與應用”項目長期支持下取得的成果,該研究還獲得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強優勢雜交種的創制”項目的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