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資源加速整合時代
訪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 李鐘華
隨著全球經濟持續疲軟、國內農藥肥料使用量零增長方案的實施,農化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挑戰。作為農化行業的風向標, 第十六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 簡稱ACE展會 ) 和2016年(首屆)中國國際肥料展覽會將于10月16~1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序幕。經過大量的前期籌備,今年ACE展會又將呈現哪些看點?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哪些思路?為此,記者對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鐘華進行了專訪。
《農資導報》:本次ACE展會的主題是“助力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行業兼并重組”,能否請您簡單談一下中國農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具體措施有哪些?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應該發揮哪些作用?
李鐘華:供給側改革的措施包括:農藥品種的更新換代,目前為止我國已經禁用的農藥品種達到47種;控制和減少農藥生產企業數量,原則上不再新增定點企業,鼓勵企業間兼并重組;通過環保核查等措施逐步提高行業門檻,淘汰落后產能;簡化審批手續等。
作為農藥行業的社團組織,協會將繼續發揮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貫徹國家發展農藥工業的方針政策,促進農藥行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制定行規行約和團體標準,規范會員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大力推動行業誠信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協調會員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
《農資導報》: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陶氏與杜邦合并,拜耳收購孟山都,這些巨頭之間的兼并重組釋放出哪些信號,給中國的農藥企業提供了哪些參考?
李鐘華:全球種業和農化業務接二連三地發生戰略并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全球農產品價格連續幾年的低迷。大豆和玉米自從2012年9月份創出高點之后,一路下滑,大豆的價格從高點回落了40%以上,玉米從高位回落了60%以上。并且持續了3~4年的時間。玉米、大豆等價格的大幅下挫,使得北美、南美的商業種植者損失極大,從而最終影響到了種子和農化業務的銷售收入。2014年開始,全球主要的種業公司收入就停止了增長,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又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全球主要的6家農化企業在2015年平均銷售收入下降了15%。
六大跨國公司全球市場份額在縮小,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仍然在化學合成與生物技術研發等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在發現更多、更好的活性成分越來越難的前提下,如何維持較高的市場份額和效益最大化,并購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市場前景不被看好的背景下,幾家跨國巨頭選擇了抱團取暖,與跨國公司相比,中國農藥企業規模普遍不大,通過資源整合,度過寒冬,謀求發展。
《農資導報》:與往年相對,今年上海農藥交流會都有哪些看點和亮點?
李鐘華:今年的上海交流會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行業比較關心的問題上,比如除草劑市場、行業兼并重組等。除了邀請農業部、工信部、石化聯合會等部委的領導講解行業最新政策外,我們還特別邀請了行業專家分析國際農化巨頭兼并重組對國內農化企業帶來的影響;全球除草劑行業現狀;湖南省統防統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成功經驗分享;跨國公司全球及國內市場與品牌推廣經驗分享;草銨膦市場前景預測;歐盟登記動態等。
交流會期間,我們還將隆重地舉行 “第九屆中國農藥創新貢獻獎”“中國農藥出口額三十強”等頒獎活動,發布中國農藥行業獲得HSE認證的企業名單。
《農資導報》:根據今年上半年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多數處于利潤下滑階段,請您預測一下,2017年這種下滑態勢會不會延續?農藥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李鐘華:包括糧食在內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2015年,石油價格下降約50%、天然氣價格下降約40%、煤炭價格下降約35%、鐵礦石價格下降約60%。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2015年食品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64.1,比2014年下跌近19%,這也是全球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年下跌,同時創下7年最大跌幅。國內糧食價格同樣在低位運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農化行業很難獨善其身。行業企業需要狠練內功、資源整合,堅持創新發展,包括產品創新、工藝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