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中藥材種植經過多年的培育,已形成一定規模,在國內市場上有了一定銷售渠道和份額。今年起,結合脫貧攻堅,縣委、政府將中藥材發展列為各類產業的重中之重,積極鼓勵以六盤山道地中藥材黃芪、黨參、秦艽、柴胡、黃芩為主導品種,建立了聯財趙樓、沙塘許川、神林觀音等10個中藥材示范村。以野生馴化、種質資源保護為重點,在陳靳新和建立中藥材種質資源圃,全面落實全縣9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特別是28個扶貧銷號村種植中藥材。同時,加強與寧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中藥材科技扶貧示范基地。加大中藥材科技公關項目的申報力度,支持企業開展中藥材GMP、QS認證和地理標志認證。扶持壯大六盤山中藥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西北藥材、國隆藥材等中藥材加工老企業的同時,扶持發展福源、葆易圣、弘瑞元等中藥材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作坊45家,培育經紀人15人,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導企業發展“互聯網+”新業態,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利用已建成的5家網店,實現全國信息資源共享、產品直銷,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經統計,今年全縣野生中藥材資源修復示范區達到11萬畝,新種中藥材7.8萬畝,留床2萬畝,發展林下中藥材2萬畝;預計中藥材總產值2.4億元,純收入800萬元以上。
為將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隆德縣出臺優惠政策,加大補貼力度,對全縣大田中藥材種苗移栽每畝補貼300元,43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一般貧困戶分別提高到1000元和500元;露地育苗每畝補貼800元,覆膜育苗每畝補貼1200元,黃芪、黨參、黃芩等留種田再補貼200元;藥材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購置藥材加工設備和種植、采挖機械的,縣財政按售價的50%給與補貼;對發展中藥材產業成績突出者,年底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