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中試驗站推廣示范基地----金華然蘭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基地里,負責人盛福建正忙著清點、裝箱甘薯莖尖。
“我這三、四十畝大棚的菜用甘薯‘薯綠1號’,從3月份第一批采收到了現在,最高賣到20元/公斤,現在批發價基本穩定在8元/公斤。一般2周左右即可采收一批,最遲可以收到11月。在生長期內每畝可采收嫩梢2000~3000公斤,以每公斤4元計算,每畝凈收益在1萬元左右,利潤穩定。”盛福建告訴我們,與‘臺農71’比較,‘薯綠1號’葉形更好、口感更清爽,“哪個品種市場喜歡,我就種哪個品種。”
‘薯綠1號’的育成者,省農科院作核所季志仙副研究員介紹,近年來我國甘薯的生產與經營方式、消費結構和市場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市場對甘薯的新需求直接影響了品種的培育和栽培管理技術。‘薯綠1號’的育成,不僅符合消費需求,更是引領天然、健康的消費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