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農民辛苦一年得到回報的季節。但土默特左旗沙爾營區域服務中心耳林岱村的瓜農們,卻因種植的50萬斤南瓜滯銷而心急如焚。
半個月前,已到了南瓜收獲的季節,可由于滯銷,耳林岱村村民王福運只得將從地里摘的13000斤南瓜堆放在自家院里。看著堆起后高達1.2米的南瓜山,64歲的王福運愁得整夜睡不著覺。
王福運告訴記者,如今他才賣出了3000斤南瓜,收入900多元。“今年種瓜的人多,來收購的商販卻有限,與去年相比價格低,每斤只能賣3毛5到4毛錢。南瓜的保存期最多一個月,而且怕凍怕曬,因為賣不出去,我現在已經損失了1000多斤南瓜。”王福運滿面愁容地說。
記者了解到,村中像王福運這樣的瓜農不在少數。陳志忠今年租了30畝地種植南瓜近20噸,至今也只賣出了一半,剩余的則全堆在自家院里。村民們除了等商販前來收購,只能零散賣一點兒,遠遠無法解決滯銷難題。“我們種的瓜品種很好,入口沙甜,可如果再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家里了。”陳志忠對記者說。
據土默特左旗沙爾營區域服務中心耳林岱村村委會主任胡俊霞介紹,由于村中環境、土壤等各方面條件都有利于南瓜種植,近兩年村里人開始大面積種植南瓜。“過去村民們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但由于近年玉米價格走低,再加上去年南瓜收購價格較高,每斤最高可賣1元錢,今年幾乎家家都有種植。去年村民們種南瓜的面積約800畝,今年達到1500畝,最多的農戶一家就種了七八十畝。”胡俊霞說,“雖然受氣候影響,今年南瓜的產量不高,但全村種植南瓜的總量也有150萬斤。由于村民銷路有限,主要靠商販來村收購,目前仍然有50萬斤已成熟的南瓜沒有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