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市、縣農機質量監督部門的幫忙,要不然我這次遇到的大難題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8月20日,4臺收割機大梁斷裂的大難題終于得到圓滿解決后,昭平縣黃姚鎮民富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黃華松高興地說。
這個大難題還得從1個多月前說起。7月18日下午,昭平縣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接到投訴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黃華松焦急的聲音:“去年6月我們在鐘山縣農機經銷商那里購買的4臺收割機底部大梁左邊均出現斷裂,無法作業。現在兩臺還窩在八步區信都鎮的稻田里無法移動。銷售公司的區域業務經理稱收割機的一年‘三包’使用期已過,要我們自己處理,請求農機局給予協調解決。”
“收割機整機‘三包’期是一年,但主要部件質量保證期是兩年的,你先看看它的說明書是否與這相符。我們明天一早就到你那了解情況,你放心,我們會幫你協調好的。”昭平縣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站長葉統雙詳細了解情況后心里有了底,向黃華松承諾道。
次日早上,昭平縣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的相關負責人如約而至,來到黃姚鎮現場了解情況后,馬上與收割機經銷商和廠家售后聯系,向雙方說明了利害關系并要求他們盡快解決。最終協調的結果是:由于正值“雙搶”農忙季節,時間緊,收割機大梁無法及時運到,廠家先派出技術人員對大梁進行焊接。7月20日下午,收割機廠家“三包”人員到位進行焊接,7月22日4臺收割機焊接完畢,隨后正常收割作業。截止8月20日,4臺收割機大梁完成了更換。在市、縣農機質量監督部門的督促協調下,這起合作社收割機質量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近年來,我市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民購買的農業機械數量也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6.05%,比2014年增長2.05%,“鐵牛”代替耕牛的農業現代化步伐越走越快。伴隨農機化裝備水平的提高,農機質量監督也逐漸成為一項服務“三農”的重要工作。黃姚鎮民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案例,是我市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部門為農機消費者保駕護航的一個縮影。
為了不讓“鐵牛”掉鏈子,近年來,我市加大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建設,全市的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各縣(區、管理區)明確實行“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管理方式,在農機技術推廣站增掛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站牌子,設立農機質量投訴受理場所或窗口,開通農機質量監督投訴電話,配備具有執法資格專職工作人員。近年來,共接待群眾咨詢1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共受理農機產品質量投訴案件8起,調處率達100%。
“我們的監督站近幾年接到的投訴案例在逐年減少,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一個好現象。”市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的相關負責人說,農機質量投訴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因為農機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得到增強,農機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的質量意識和售后服務意識不斷加強;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關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大,以及對農機質量相關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的培訓力度得到加強。去年,我市開展農機產品質量提升年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部門受理農機產品質量投訴3起,調處率達100%,滿意度達90%以上。農機質量投訴監督水平得到了提高,該項工作在全區名列第二,被自治區通報表揚。
雖然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但也還有不少農戶對這樣一個監督部門知之甚少。在全市具有機具補貼資格的正規農機經銷企業或廠家中,目前已經實現了農機質量投訴公示牌全覆蓋,公示牌上有投訴受理范疇、投訴方式、投訴電話等。“希望初次購買農機具的農戶多留意,以便出現問題時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市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的工作人員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