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兩極分化明顯多肉“錢景”如何?

   日期:2016-09-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7    評論:0    
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家里的客廳、陽臺,你一定會見過“多肉”的身影,肉嘟嘟的葉片,嬌小的花朵,憨態可掬,俘獲了不少人的心。近兩年來,多肉植物價格也從十幾元到上千元甚至幾十萬元不等,讓許多人看到了商機。瑞安市種植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這種投資真的靠譜嗎?近日,記者走訪了解了“多肉”市場。 
  進口品種成香餑餑 
  價格顯兩極分化 
  記者走訪花鳥市場發現,現階段市面上的多肉植物種類并不多,普通的多肉植物也不貴。 
  問到生意怎樣,受訪店主的觀點大同小異:近年來,前來購買“多肉”的人多了起來,但主要是薄利多銷的“普貨”。 
  所謂“普貨”,簡單來說就是“好養的多肉”,如觀音蓮、玉蝶、熊掌、白牡丹、藍石蓮、黑王子等,容易繁殖,不用特別照顧也可以活得好好的。 
  “夏天是多肉植物的淡季,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天氣悶熱,多肉比較難養活。”瑞安市強樂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蔡信浩說。 
  據了解,該店在花鳥市場已經營了6個年頭,銷售的多肉植物一般從廣州、福建等城市批發,且為國產為主,品種有上百種,價格在5元到150元之間。蔡信浩表示,再過半個多月,其他品種會陸續上市。 
  除了多肉植物的零售領域,那么批發情況又如何?綠健生態農莊擁有1萬多株的多肉植物,品種達幾百種。“我們的多肉植物銷售對象以游客為主,且價格走低端路線,在10至30元之間。”該農莊負責人蔡阿者說。 
  位于塘下的睿希園藝于去年1月成立,以線上批發為主,客戶多為花店、種植農戶。“相比國產品種,稀有的進口品種非常吃香,眼下我們都來不及打包發貨。”該園藝負責人陳超宇說。 
  也因為憑借國外資源的優勢,該園藝在多如牛毛的商家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市場渠道,且利潤要遠遠高于國產品種。陳超宇表示,進口品種的批發價最高利潤可達5元/株,而國產品種僅幾毛,每周銷售額達15至20萬元。 
  陳超宇表示,普通的多肉植物其實并不貴,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大部分的消費者也都是沖著這個買的,它們也產自中國;但還有一部分高端多肉植物,產自日韓和歐美,這個價格就貴多了,它們之所以貴,主要原因在于大多發生了基因突變。這些基因突變的多肉植物因為其稀缺性,身價暴增,身價至少是數千元,貴的可達十幾萬元一株。未來市場上的多肉植物價格將會明顯兩極分化。 
  存活率高養起來省心 
  消費群體集中于年輕人 
  目前,喜歡養殖多肉植物的市民涵蓋了各個年齡段,但主要集中在年輕人,多肉植物儼然已經成為他們心中性價比最高的家養植物。 
  “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舒服,于是我就開始接觸并且購買多肉植物了。”在單位上班的陳先生說。不過幾個月時間,陳先生已經從一個“多肉”門外漢成功晉身為“多肉”發燒友。 
  談及喜歡多肉植物的初衷,陳先生說,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喜歡在辦公區域或者自己家里栽種花草,而多肉植物外形可愛,養起來省心,存活率還高。“現在我的家里和辦公室都有多肉小盆栽,天天對著它們,心情都變得很好。”他說。 
  “不同色彩和造型的多肉植物搭配在一起,再加上個性十足的小花盆,百十元錢就能帶著合心意的‘多肉’們回家了。”“多肉”愛好者黃女士說。她建議市民們,可以把多肉植物種在破鞋、爛花盆里,非常有味道。 
  炒作讓價格經歷“過山車” 
  供求關系發生變化 
  恐怕鮮少人知道,像“多肉”這一類頗為常見的植物,近年來成為資本市場的炒作對象。價格也跟過山車般,比如同樣品相的山地玫瑰,2014年150元左右,去年350元左右,現在60元左右。 
  據了解,早在2000年,國內就出現過多肉植物的身影——當時以仙人掌科居多,但由于形象并不討巧,很快就消失于市場中。2009年開始,出現了轉機,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為多肉植物提供了“走紅”的平臺。一些顏色鮮艷、萌態可掬的多肉植物圖片開始出現在網上,并迅速獲得80后的喜愛。嗅覺靈敏的商家和資本迅速進入這一行業,推高多肉植物行情。此前市場火爆,催生了不少市民拿多肉植物做投資。 
  那么,多肉植物市場為何暴跌?“物以稀為貴,繁殖的多了,供求關系變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蔡阿者說。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多肉植物繁殖簡單,投入不大,大棚“普貨”平均每盆的成本只要0.5元,賣1元錢就能賺,于是許多地方養殖戶一哄而上。同時進口多肉植物的搶灘,以及雜交組培等方式帶來的新品種,給本土多肉植物品種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而在另一方面,電商和實體多肉植物店的拼殺,也導致多肉植物價格一降再降。“網上的多肉植物價格更低,普通的品種,一株的價格也就是幾元錢,遇到商家做活動,更是一兩元就能買一株,確實比實體店便宜不少。”多肉植物愛好者林女士說。 
  那么,由多肉植物引發的種植、投機、收藏,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有業內人士表示,每個行業,都會有成長周期,有變動。就多肉植物來說,現在還處于銷量高速增長階段,市場仍有空間。但是,價格瘋狂走高可以說告一段落了。入市的話建議慎重,做好“深耕”準備,“打一槍賺一票”并不現實。 
  其實,有關花花草草的炒作早有教訓。1637年荷蘭“郁金香泡沫”成為“狂熱投機”的代名詞,追逐財富使人喪失理智,狂熱沉迷于“博傻”游戲的人們最終傾家蕩產。1984年發生在國內的“瘋狂的君子蘭”,大家以為能保值增值還能賺錢,被捧起來的“綠色金條”最終貶值約99%。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