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以來,隨著雙節的臨近,制粉企業小麥采購有所增加,再加之市場流通糧源同比減少,主產區新小麥收購價格延續8月份以來的上漲行情。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止9月8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302元/噸,周比上漲16元/噸;2016年第35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35.43,周比上漲0.14%。
從當前市場來看,目前小麥集中收購已進入后期,部分地區已經收尾,收購進度放緩,市場的需求回暖能否支撐麥價持續上漲有待考量。就筆者之見,后期的小麥價格有望繼續穩中堅挺,但由于近幾年下游產業的需求不旺,大幅上漲的動力不足。目前的行情已基本臨近階段高點,各存糧主體仍不宜待價惜售,切莫錯過好的售糧時機。
產區麥價穩中上行,華北小麥一枝獨秀
進入9月份以來,受市場受流通糧源減少、制粉企業階段采購增加的影響,主產區小麥價格繼續維持穩中上行態勢,上漲幅度在0.005-0.01元/斤左右,山東、河北兩地小麥價格上漲依舊明顯,可謂一枝獨秀。
9月上旬,河北石家莊藁城地區水分12.5、容重780-800g/L的新麥收購價1.22-1.24元/斤,山東棗莊地區水分12.5、容重 790g/L小麥收購價1.225元/斤,河南濮陽地區容重760g/L、水分13%小麥貿易商收購價1.17-1.19元/斤,江蘇連云港地區水分 12.5、容重770/L的新麥收購價1.17-1.18元/斤,安徽宿州蕭縣地區容重760g/L、水分13%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價1.16元/斤。
當前市場預計,由于今年優質糧源較往年偏少,國內小麥市場流通糧源減少,收購難度加大,加之面粉加工企業的采購需求進一步轉好,短期小麥價格整體仍將會偏強運行。
國家相關機構9月份月報顯示,預計2016年全國小麥產量12858萬噸,較上年較少161萬噸,減幅1.23%;預計2016/17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1102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23萬噸,增幅1.12%;預計2016/17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057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14 萬噸。
收購速度同比仍快,市場糧源持續減少
進入9月份以來,小麥集中收購已進入后期,受糧源不斷減少的制約,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環比雖有所放緩,但同比增速仍然較快。
國家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6638萬噸,同比增加652萬噸。其中托市小麥收購約254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55萬噸,托市收購數量占比明顯增加。
截至9月5日,河南全省累計收購小麥195.33億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11.52億公斤。其中:按最低收購價收購110.42億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5.41億公斤;按市場價收購84.91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13.89億公斤。
按照國家相關機構的預計,2016年全國小麥產量為12858萬噸,截至8月31日的累計收購量已占到產量的一半以上。如按80%的商品量測算,可進入流通的糧源大約在10286萬噸,收購量已占到商品量的64.53%。
面粉銷售價穩量增,麩皮價格互有漲跌
進入9月份以來,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制粉企業開工率明顯提升,面粉供應增加,主產區面粉出廠價格延續穩定走勢。
監測顯示,9月8日,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020元/噸左右,山東濟南地區出廠價300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298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地區2980元/噸左右,均與上周末基本持平。
從北京玉泉路市場獲悉,近期場內部分品牌面粉批發價格小幅上調。市場占比較大的某品牌富強粉批發價格每袋(25公斤)81元,較上周上漲1元,漲幅1.25%。
據面粉經銷商反映,近來面粉銷售數量有所增加,但各種需求不均,其中前路粉、精粉走貨較好,中路粉走勢偏弱,走貨一般,預計中秋國慶過后,面粉需求可能會有所轉弱。
近來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開工率均有明顯提升,麩皮供應增加,但由于市場預期不同,各地麩皮價格漲跌互現。河北地區目前麩皮出廠價平均為1220元/噸左右,較上周上漲40元/噸;河南地區麩皮出廠價平均為1180元/噸左右,較上周下跌20元/噸。
由于小麥價格普遍上漲,面粉價格均保持穩定,各地制粉企業理論面粉加工利潤有所下降。監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38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為-4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62元/噸,三地平均為-5元/噸,較上周同期下降14元/噸。
臨儲拍賣略有好轉,成交仍處較低位置
進入9月份以來,國家臨儲小麥拍賣雖然較8月份有所好轉,流拍現象得到終止,但總體成交量依舊處于較低位置,主要的原因仍是當前拍賣價相對于新麥價格較高,臨儲小麥進入市場沒有優勢可言。
9月6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投放250.15萬噸,成交6255噸,成交率0.25%;其中江蘇成交小麥4872噸,河南成交小麥1383噸。
9月7日,國家臨儲進口小麥拍賣共投放美2號軟紅冬麥32867噸,成交10034噸,成交率30.53%。其中江蘇、福建、海南各成交7326噸、1708噸和1000噸。
匯總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2014年產政策性小麥拍賣累計成交745.83萬噸。其中,江蘇省累計成交437.36萬噸,安徽省累計成交154.3萬噸,湖北省累計成交36.85萬噸,河南省累計成交117.32萬噸,山東省全部流拍。
由于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依舊過高,從當前市場來看,短期內政策性小麥進入市場的困難仍然較大,預計9月份成交仍會維持低迷。
麥價臨近階段高點,囤糧惜售或存風險
隨著小麥市場利好因素的不斷增加,當前市場對后期小麥價格的看漲預期有所增強,一些持糧主體惜售的心態又有所增加。
近兩年來,國家對小麥政策相對穩定,市場很難出現大幅波動的現象。對后市小麥市場的走向,筆者的觀點依舊是:麥價有望穩中維持堅挺,但大幅上漲動力不強。
一是往年的9月份,受中秋、十一雙節的拉動,國內面粉市場已基本駛入階段性消費旺季,但今年這種行情表現并不明顯明顯。尤其中秋過后,面粉需求會有所轉弱,市場小麥需求也會再趨平緩。
二是今年大多數地區小麥品質整體較差,多數面粉企業為了減輕成本壓力,將質差小麥搭配質優小麥使用,大量超標小麥流通市場,將繼續拖累小麥價格上漲的幅度。
三是目前南方地區中晚稻即將上市,而北方也面臨著騰資金、騰倉容收購玉米,為秋糧收購做準備農戶及貿易商小麥銷售將會增加。
四是國際小麥價格持續下跌,使得國內小麥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價差拉大,進口利潤豐厚,刺激進口數量增加,進口小麥市場調節余地增強。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6/17年度我國進口小麥總量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的相對高位。
總體上看,當前小麥價格已基本臨近階段高點,后期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因此,對市場持糧主體來講,一定不要盲目“奔價”,應把握時機,看貨出糧,尤其對于品質一般的小麥千萬不要過分惜售,囤糧惜售或仍然會承擔著較大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