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種瓜不賣瓜 年入八千萬

   日期:2016-09-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5    評論:0    

河南駐馬店的周巍峰是位種絲瓜高手,他種出來的絲瓜隨隨便便就能長到兩三米可是,這么稀罕的巨型絲瓜卻一根不賣。甚至剛開花就全部砍掉。種瓜不賣瓜,一年卻能收入八千萬,周巍峰究竟在絲瓜地里,發現了什么被人忽視的財富呢?

  在河南駐馬店,有位種絲瓜高手叫周巍峰。他種出來的絲瓜非同一般,現在他正在量的這根絲瓜,從開花到結果才4天,個頭就已經了不得。

  周巍峰:“這個現在就有兩米,2.2米。”

  記者:“是這根嗎?很細的這個。”

  周巍峰:“對,很細的這一根。現在還是妞呢,絲瓜妞。”

  我們平時的絲瓜也就五六十厘米,可周巍峰的絲瓜才4天就長到了2米多,但這種絲瓜在這里早已稀松平常,不足為奇。其實,周巍峰以前的絲瓜隨隨便便就能長到三四米。

  這是以前拍攝的絲瓜鏡頭,周巍峰隨便找了一根,拿尺子一量,就接近三米二。但不幸的是,今年7月的一場意外,壓塌了這片絲瓜棚,給周巍峰明年的收成帶來很大的威脅。

  周巍峰:“一年幾千萬全靠這個棚給我育種,明年種,這一下子塌了,影響很大,萬一今年產不出種子,我明年就著急了,這是臨時又加種的,正常的話應該都爬滿棚。”

  這里是周巍峰財富的發源地,關乎著他一年8千萬元的財富。這些年,周巍峰每年都會挑選個頭大的絲瓜留下來做種子,經過一代代選育,絲瓜越長越長。

  周巍峰:“這個不錯,今年的絲瓜得把這個留下來做種子,我感覺這個種子比較好,這個種子如果繼續變異的話,這種肯定好,因為它比較粗一點。你和它比一比,手伸上去也夠不著,這個有兩米二,這不算大,很正常,隨隨便便就長兩米多。”

  絲瓜棚壓塌后,周巍峰趕緊搶種了這批絲瓜。采訪期間,周巍峰沒事就往這片絲瓜地里鉆。

  周巍峰:“不但我老來看,我有專門的人員每天都要來看,到晚上還有人站崗,為了這個絲瓜。”

  記者:“你擔心什么?”

  周巍峰:“我擔心這個絲瓜,因為這個絲瓜比較長,今年長絲瓜比較少,怕有人看稀罕,給摘跑了。”

  周巍峰生怕絲瓜出半點閃失,甚至晚上還會派人為絲瓜站崗。但記者在采訪期間卻發現,周巍峰一邊拼命保護絲瓜,一邊又讓他合作的農戶砍絲瓜。

  周巍峰所在的上蔡縣,種植著4000多畝絲瓜,這里的農戶正揮舞著鐮刀,大面積的砍斷絲瓜藤。

  農戶:“一結瓜就不行了。”

  記者:“不要瓜?”

  農戶:“不要瓜,瓜就沒用了,不要瓜。全砍掉。”

  這些被砍斷的絲瓜藤上掛著不少剛長出來的小絲瓜,有的甚至才剛開花。眼下正是絲瓜漲勢最好的時候,再過十來天,能畝產絲瓜兩三萬斤,經濟效益達一萬元左右。

  農戶:“開始也可心疼了,感覺咱種這個瓜就是為了當菜吃,吃這個瓜。”

  種絲瓜,卻不要絲瓜,這里的農戶究竟靠什么賺錢呢?而操控這件事的周巍峰,他說絲瓜沒有了,但掙錢的玄機就在這砍斷的的絲瓜莖上。

  周巍峰:“這絲瓜莖現在可是個寶貝,現在比種絲瓜,賣絲瓜可強多了,這絲瓜一根藤,能給我帶來十元到二十元的收入。”

  把長滿小絲瓜的絲瓜藤全砍掉,就為了一根莖,短短3天,小小的絲瓜莖能帶來八千多萬元的財富,秘密就在于,周巍峰在絲瓜地里發現了一種被很多人忽視的東西,這到底是什么呢?

  周巍峰隨隨便便能把絲瓜種到三四米長,卻種瓜不賣瓜。曾被一些人視為神經病、周瘋子,生活一度落魄到靠啃饅頭喝白水度日,甚至還差點毀了容。但他現在卻憑著在絲瓜莖上發現的秘密,被推進了財富的大門。周巍峰:“有一段時間,基本穩定在純利潤一天可以賺十萬元,最穩定的時候,日進斗金一點都不夸張。”周巍峰到底在大絲瓜的莖上發現什么,又是如何用小小的絲瓜莖,一年創造8000多萬元財富呢?

  周巍峰今年44歲,初中畢業走街串巷倒騰小買賣。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這篇關于絲瓜鞋墊熱銷的報道后,決定種絲瓜。當時的周巍峰想不到,絲瓜鞋墊并沒讓他掙到錢,真正讓他發財的,卻是這種絲瓜莖上被忽視的東西。

  2000年,周巍峰扒掉自家2畝玉米地,種上了絲瓜。眼看到了豐收季節,在眾多絲瓜中,有一個十分搶眼。

  周巍峰:“有這么粗,這么高,1.3米,當時非常驚人,1.3米就非常吸引人啦,我們這哪有這么長的絲瓜,一般都三十公分,二十公分一根絲瓜,所以非常吸引人,十里八村都來看這個絲瓜。”

  周巍峰想,絲瓜越大做出來的鞋墊越多。于是,他每年都把個頭大的絲瓜種子留下來育種。

  這是用絲瓜絡制作的鞋墊,周巍峰至今還有很多沒賣掉。當時,周巍峰的絲瓜鞋墊根本打不開市場。3年時間,不但沒能因此發財,還把家里十萬元的積蓄都折騰光了。

  周巍峰的妻子:“我感覺委屈的是,天天一天天的過,然后還是這樣,沒有一點改觀。”

  周巍峰認識到,賣絲瓜鞋墊發不了財,有了放棄種絲瓜,改行的念頭,但卻在妻子患上的咽喉炎上找到了一線生機。

  當時,妻子患上了咽喉炎,有人說從絲瓜莖里滴出的水可以治療咽喉疾病。周巍峰將信將疑,自己種了這么些年的絲瓜,從來沒有發現絲瓜莖還可以出水。抱著試試的心態,周巍峰剪斷了絲瓜莖取水。

  記者:“是所有的絲瓜莖都可以取水嗎?”

  周巍峰:“不是,它必須是主根,杈子它不出水,一般都是一米左右剪斷,從根離地往上一米剪斷,出水最多,斜著剪,它的創傷面積比較大,這樣淌水更多,你看已經出水啦,這個快得很。”

  令周巍峰驚奇的是,絲瓜莖果真流出了水。這成了他日后在絲瓜身上的財富爆發點。

  采訪期間,記者做了一個測試,這根還沒有小拇指粗的絲瓜莖,到底能流出多少絲瓜水呢?

  周巍峰:“這個比較粗,它根系發達,根系越發達采集的水越多。你看看這是個斜面,斜下來接水。”

  記者:“出水了嗎?”

  周巍峰:“還沒有,要呆一會,現在天氣比較熱,出水慢。”

  周巍峰發現,絲瓜長出來半個月左右就可以采集絲瓜水。

  8小時過后,我們回到上午做測試的地方,看看這根絲瓜莖出了多少水?

  周巍峰:“接的不多,這要是溫度合適的話,早就接半壺啦這有多少,這有二兩。”

  周巍峰告訴記者,氣溫28度,空氣潮濕的時候才是采集絲瓜水的最佳時間。而記者采訪期間,正值盛夏,氣溫高達38攝氏度,絲瓜莖的出水量受到很大影響。那么,一根絲瓜莖到底能出多少水呢?我們以前在絲瓜水采集旺季的時候,做過一次測驗。

  一根絲瓜莖能出水2斤左右,周巍峰感到震驚,而且還真就把妻子的咽喉炎治好了。這個發現讓周巍峰如獲至寶,他不僅打消了改行的念頭,還有了一個在別人看來異想天開的想法,既然絲瓜鞋墊發不了大財,也許絲瓜水可以。

  周巍峰的朋友馬水現:“這個水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一點價值,但他每天弄個小瓶子,趴在絲瓜地里去接這個水,大家當時對他,對這樣的人就是已經,他身邊已經沒有親戚和朋友啦,感覺太不正常。”

  在很多人看來,靠絲瓜水發財,疑問重重。究竟有誰會買絲瓜水呢?

  周巍峰開始查閱資料,在《本草綱目》等草藥書籍中發現,絲瓜的藥用早有記載。于是,周巍峰嘗試著把絲瓜水作為中藥銷售出去。

  記者:“就這么喝就可以,我嘗嘗,非常好喝,有一股植物清新的味道。”

  妻子的親身體驗,讓周巍峰對絲瓜水很有信心。他拿到藥店推銷,結果卻顏面掃地。周巍峰:“那個經理一下子把我推到門口,你在這惡心人吧,誰敢喝你的絲瓜水。但是我到現在還臉紅呢,當時你知道多丟人。”

  周巍峰堅信,絲瓜水是還沒發光的金子。每年都會儲存一些絲瓜水,由于絲瓜具有抗氧化作用,絲瓜水至少可以保存3年時間。周巍峰不斷試圖尋找適合的銷售渠道,甚至在日后背井離鄉,過著啃饅頭喝白水的日子,他都沒有放棄過種絲瓜。直到有一天,一樣東西拉近了周巍峰與財富的距離。周巍峰:“電腦真是救我一命,電腦真是太強大啦,把我一生的命運都改變了。”

  周巍峰種絲瓜的第4年,他得知了一個當時的新概念---電子商務,善于捕捉的周巍峰一下子來了興趣。他先斬后奏,瞞著妻子花五千多塊錢買了一臺電腦,連打字都不會的他,廢寢忘食的學習,開始在網上掘金。

  周巍峰把絲瓜水的信息掛到了網上,幾個月下來,依舊不開張,但卻絲毫不影響他對電子商的熱情。周巍峰認為村里網速太慢,不適合發展電子商務,于是,抱著電腦,去了離家最近的城市駐馬店,每月花一百塊錢租下了這間六七平方的小屋。周巍峰:“那時候放寬帶的那個小眼眼,你看,那個眼還在。”

  周巍峰的原房東殷志斌:“那連著他的寬帶,老是嫌速度慢,速度慢,有時候睡到半夜了,我還聽到他的電腦,嘣嘣嘣。”

  那段時間,周巍峰天天守著電腦,等待網上來買他產品的人,為了不放過隨時可能出現的機會,周巍峰3天才出一次門,養成了像這樣就著韭菜、大蔥吃饅頭的習慣。

  周巍峰:“基本上我一次買饅頭,買上三天到四天的饅頭,再買點大蔥買點韭菜、咸菜,一般就這樣,這方便,節約時間,啥有時間寶貴。”

  周巍峰每年只有在種絲瓜的時候才會回家。村民議論紛紛,不理解周巍峰為啥種絲瓜只為了絲瓜水,難道是神經出了問題。

  周巍峰的朋友周冠華:“老少爺們都不信任,覺得是胡來,是神經病,跟他們家人,跟我們家人都說,別讓冠華和周巍峰玩了,你看他整天都出現一些瘋點子,出一些瘋狂的行動,這家伙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別將來把冠華也帶成不正常。”

  漫長等待開始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絲瓜水究竟有什么用,絲瓜水在網上一年賣不了幾斤,周巍峰只能靠網絡賣一些數碼產品維持生活,他成了大家眼中被放棄的人。

  周巍峰:“我當時就想,我一定要努力,不然沒有人瞧得起,我從哪里跌倒了,就要從哪里爬起來。”

  讓人沒想到的是,周巍峰還真就促成了一個奇跡,在網上3年都賣不掉的絲瓜水,竟然賣脫銷,最高峰時,一天成交了10萬單。

  周巍峰:“連續打了三天兩夜,才把這些訂單處理完,如果沒有電腦,你光查賬就把人累垮了,200個人也查不完三天兩夜,200個人光查賬都查不完,你不要說手寫包裹單,那開玩笑,3月也寫不完。”

  滯銷多年的絲瓜水,怎么一下子變成了搶手貨,到底是哪些人在買,又做什么用呢?其實,周巍峰最初也很納悶,他好奇的向顧客打聽,也開始從網上搜索信息。原來,購買絲瓜水的多是年輕姑娘,而用途卻是周巍峰打破腦袋都想不到的。

  記者趙心悅:“那時候你知道什么是化妝水嗎?”

  周巍峰:“不知道,就知道他們用來抹臉,就是擦臉用,我進入化妝品行業,真是外行,是別人把我抬進來的,是口碑把我抬到這個行業,一開始我什么都不懂。”

  當時,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關于絲瓜水可以護膚、美白,是一種天然護膚品的報道,絲瓜水開始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記者趙心悅:“請問你知道絲瓜水嗎?”

  河南駐馬店市民:“我知道絲瓜水,知道,用它泡面膜紙,護膚用。”

  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姜俊:“最關鍵的是有多肽,生物堿,和蛋白質,氨基酸,萜類,這都是抗氧化,抗衰老的一種。”

  記者趙心悅:“其它植物沒有這些嗎?”

  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姜俊:“其它植物有,但含量都相對很低。”

  雖然周巍峰對化妝品行業一無所知,但這幾年做電子商務積累的經驗讓他明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周巍峰迅速為絲瓜水設計包裝,申請商標,發展農戶種植絲瓜,以每畝地一千五百元左右的價格回收絲瓜水。當時,生產絲瓜水化妝品的企業并不多,屬新生產品。周巍峰的絲瓜水在網店里熱賣起來。

  周巍峰:“電腦和網絡,其實就是我人生上了一個臺階了,從土里刨食,到了一個非常輕松的行業,當那里面去淘寶。”

  周巍峰的年銷售額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長,到2011年,他的絲瓜水賣出了4000多萬元。就在周巍峰為自己的賺錢眼光沾沾自喜時,危機降臨,企業被推到生死邊緣。

  失控了,價格一個比一個低,一個比一個低,導致你后來就沒法賣了,從35到9.5一瓶,甚至有人5元一瓶就要賣。

  2012年,絲瓜水品牌如雨后春筍般,一下冒出了二十多家,為了占領市場,很多企業明知道虧本,卻不得不拼命打價格戰。周巍峰疲于迎戰,也將價格一降再降,2013年,銷售額驟減到一千多萬。就在大家為周巍峰捏把汗的時候,他的行為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

  周巍峰的妻子王娟:“他每天都把各式各樣的面膜往臉上貼,簽字,見客戶的時候都在敷面膜,好像是走火入魔一樣,揭一個之后再敷,揭一個之后再敷。”

  當時,周巍峰一天要敷二三十張面膜,近乎到了瘋狂的地步。終于,周巍峰的臉不堪重負。

  周巍峰:“我早晨起來,起了這么大一個包,像蛋黃一樣大的包,比蛋黃還要大,非常嚇人,我臉上滿臉全是這樣的包。”

  原來,就在企業危急時刻,周巍峰通過電腦和網絡再次找到了新的財富爆發點。他發現近兩年,面膜市場增長迅速,而購買絲瓜水的人,大多會購買壓縮面膜,將其泡在絲瓜水里,用來敷臉。通過網絡上發現的新商機,周巍峰決定開發一款面膜,親自反復試驗,還請專家研發配方,2015年,用絲瓜水制作的面膜產品問世,年銷售額突破八千萬元。

  周巍峰對面膜市場充滿信心,2016年,他決定帶領更多的農戶種植絲瓜,擴大生產。可巨型絲瓜棚的坍塌,讓他不得不推遲了今年的發展計劃,為迎接更大的財富,做準備。

  周巍峰:“沒有電腦,我現在還是在農村騎個自行車,沿街叫賣我估計我現在的命運還是在這,我咋能走向央視,我怎么可能日進斗金,那是不可能的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