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麥當勞在美國市場只采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新聞受到輿論普遍關注。據了解,美國將于2016年底生效禁止在畜牧養殖產業中使用抗生素的法案,該決定正是在該法案的約束下作出的。
抗生素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可以說為畜牧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抗生素的過量使用增加了超級細菌出現的概率,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2013年的報告,18種耐抗生素細菌有2種都與動物抗生素有關。
不容置疑,美國對抗生素管理是比較嚴格的,但據了解,同樣也有不同聲音。美國5大禽類生產商中的4家承諾減少對抗生素的依賴,其中PERDUE指出,在養殖過程中徹底棄用抗生素。但另外一家SANDERSON則憂慮在養殖過程中,不使用抗生素會增加禽類死亡率,而死亡率的提升意味著要養殖場建更多的禽棚、使用更多的飼料,增加更多的成本,以供應市場。該公司聲稱,所有SANDERSON養殖的雞都會用一種叫慶大霉素的抗生素,而這種抗生素可以殘留在雞蛋里,但使用抗生素是為了禽類保持健康,預防疾病,并不是讓它們長得更快。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有關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法規,生產商和監管部門也開始高度關注抗生素的使用。但全面禁止畜禽業的抗生素使用,對我國來說還有待時日,如何有效監控在肉類和禽類上的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而引發疾病的風險,減少使用抗生素對公共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值得關注。
鑒于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今年5月24日制定的適用于動物抗生素使用國際標準,國內畜牧養殖產業尤其應該在以下個8個方面進行關注:1、在養殖過程中,確保在獸醫的監督下使用抗生素,保證動物的健康,且使用要謹慎和負責任;2、在出欄前,使用了抗生素的待宰動物要經過一段安全間隔期;3、成為商品前,要監測抗生素在動物身上的使用情況,同時還要對其耐藥性發展進行監測,以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抗生素殘留過量;4、在運輸和販售過程中,通過安全可靠的物流運輸以防食品污染,不管是保鮮和冷凍食品,需要有合適的運輸和存儲環境;5、重視專業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動物衛生的專業人員;6、對科學研究不能放松,選擇優質的抗生素產品和風險更低的替代品;7、抗生素要根據國際標準來規范生產、流通以及使用;8、在所有環節中,通過發揮國內相關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增強各方利益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