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組建了“福龍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發展養殖黃沙鱉,將養殖戶聚合在一起,在技術標準、供應鱉苗、采購生產資料、市場銷售等方面實行統一的“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的經營模式?,F已發展150戶養殖戶加入合作社,為村民創造了500多個勞動崗位。他因此獲得了“鱉王”的稱號,他便是福綿區政協委員陳紹平。
成立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勇闖致富路
“全靠陳紹平給我傳授養鱉技術、送鱉苗,讓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六龍村龍板屯村民陳朝華說起陳紹平就贊不絕口。現年60多歲的陳朝華左腳微有殘疾,行走不太利索,之前雖然也養殖黃沙鱉,但由于沒有技術,也沒有銷路,基本賺不到錢。自從2012年陳紹平組建了“福龍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后,不但給他無償傳授養殖技術,還每年免費送鱉苗100只。“陳紹平對我們這些貧困戶特別照顧,一開始是送一些小鱉苗,但他后來看到小鱉苗養殖時間太長,便改送一斤半的大鱉苗,這樣養一年就可以出售了。”陳朝華說,憑著養殖黃沙鱉,現在他不但買了小汽車,還建了一棟五層高的樓房,從一個貧困戶成功“逆襲”為小康之家。
“六龍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殖黃沙鱉,但由于沒有先進的養殖技術,村民往往是辛辛苦苦幾年下來都賺不到幾個錢。”陳紹平說。
2007年,他在摸索掌握了一套科學的養殖技術后,投入150萬元,在六龍村建起了第一個標準的黃沙鱉養殖示范場,開啟了黃沙鱉規模養殖。為了形成產業化,陳紹平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聘請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到場指導,將技術人員送到各地黃沙鱉養殖基地參觀學習。通過不斷總結養殖經驗,積累和完善了一整套從龜鱉種苗繁育、成鱉養殖到市場營銷都比較成熟可行的技術方案。經過幾年的努力,公司迅速發展壯大,很快就吸納了150多戶養殖戶加入合作社,為村民提供了500多個勞動崗位。
“現在合作社的社員全部建起了新樓房,購置了私家車。”陳紹平說,他每年還給100多戶殘疾人家庭免費發放黃沙鱉,同時進行免費培訓養殖技術,提供飼料、魚藥等,還保價回收,現在每戶殘疾人家庭年均增收達4000元以上。
2010年,陳紹平創辦的“福龍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榮獲“玉林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稱號,他本人也被評為“玉林市科技養殖能手”。2013年,合作社又被評為自治區畜牧水產龍頭企業;2014年被評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2015年,六龍村被評為“廣西黃沙鱉村”。
熱心美麗鄉村建設致力發展六龍村生態旅游觀光產業
2013年,陳紹平在福綿區政協會議上,向區政協提交了《關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提案》,他提議政府承擔投入主體,著力重點解決農村污水排放及垃圾處理兩大問題。建立村垃圾收集點,并就地處理,減少投資成本,美化村莊環境,優化人居環境,使農村衛生保潔形成長效機制。
后來,陳紹平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制定了完善清潔費保障機制。“現在,村里不但有固定的保潔員上門回收垃圾,還建立了一個垃圾焚燒點??偼顿Y18萬元的垃圾焚燒爐,日處理垃圾8噸。村里的垃圾回收后馬上就可以焚燒處理。”陳紹平介紹說。
陳紹平積極助推六龍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硬化村道、裝路燈、建排污處理池中,他積極捐款。他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就應在家鄉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家鄉的繁榮和發展。“我的最高目標就是把六龍村打造成‘五星級鄉村旅游區’。”陳紹平說。
“六面風光,托巖嶺靈威,恭迎貴客;龍騰云影,納龍泉風水,輩出能人。”這首題在六龍村飛露巖旅游風景區的楹聯,現已成了六龍村真實村景的描繪之辭。一走進六龍村,就會發現,這里綠樹成蔭、瓜果飄香,荷花玫瑰競相綻放,慕名而來的游客們開心游玩……
作為政協委員,陳紹平積極建言獻策,認真履行參政議政的神圣職責。“只要是有利于家鄉發展的事,我都愿意去做,也應該去做。”這是陳紹平常說的一句話。他說,他將大力發展六龍村生態旅游觀光產業,“利用本村特色養殖業和飛露巖古廟、共和水庫等豐富的旅游資源,精心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現代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