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原,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帶領著蜂農養蜂產蜜,與眾不同的是,她會“指揮”蜜蜂根據需要去采蜜,如今她已開發出6種蜂蜜,其中芍藥蜂蜜在寧夏屬獨創,每公斤價格高達780元。這不但解決了蜂農四處打游擊養蜂的問題,還提高了產蜜數量和質量。時下,正值蕎麥花開,她又組織蜂農帶著蜜蜂來到萬畝蕎麥種植基地采花粉釀蜜。她就是李利平。
今年38歲的李利平,是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性格潑辣,敢闖敢干。李利平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為了供養8個子女上學,父親在原州區三營鎮開辦了當地第一家電焊機械修理部。李利平上初中時在學校住宿,父親每周都要給她送干糧。李利平回憶說,那時經濟困難,家人吃的都是雜糧,但父親每次給她送來的都是白面饃饃。
“父親每次給我送干糧,總是叮囑我努力讀書,然后便急匆匆趕往電焊鋪。”李利平說,每次看著父親騎車遠去的背影,她總是禁不住熱淚盈眶,想盡早幫父親減輕負擔。
初中畢業后,李利平決定不上學了,將上學的機會留給哥哥姐姐。這一決定遭到父母強烈反對,但在李利平的堅持下,父母最終妥協,為此父親還痛哭了一場。
年僅15歲的李利平開始跟隨父親學藝。電焊、機械修理是一份又臟又累的活計,李利平的臉部經常被電焊燒傷,但他從沒有喊苦叫累。三年一晃而過,在父親的熏陶教導下,她不但熟練掌握電焊和機械修理技術,還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
為了闖出一番事業,李利平決定獨自外出創業,她先后從事過商貿營銷、鋼結構加工等生意。2002年,李利平結婚,婆家是當地有名的養蜂大戶。而細心的李利平發現,婆婆家養殖近百箱蜂,但蜂蜜只有一種。
“如何才能增加蜂蜜種類,又能提高產量?”李利平開始琢磨。恰好,在李利平的老家,有人通過土地流轉大面積種植黃芪,每當黃芪花開時,她家釀出的蜂蜜顏色就有變化。李利平通過多日觀察,發現蜂蜜顏色變化,是因蜜蜂采黃芪花所致。
“既然蜜蜂能采黃芪花,也能采其他花。”想到這,李利平的腦海里靈光一閃,決定想辦法讓蜜蜂去采不同的花蜜。從每年6月份開始,李利平根據枸杞、苜蓿等花期,和家人一起帶著蜜蜂來到田邊地頭采花。期間,李利平發現,蜂蜜產量明顯增加,而且蜂蜜純度得到提高。在解決了以往采花釀蜜“守株待兔”的弊端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固定的大面積花源,需要經常帶著蜜蜂外出找花,不但勞心勞力,而且產量和質量無法保證。于是,李利平琢磨著讓蜜蜂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采花產蜜。
為讓蜜蜂有固定的花源,從源頭保證蜂產品質量。2014年,李利平在原州區圓德慈善產業園成立蜂產品公司后,前往甘肅、青海、陜西、四川等地尋找花源,同時在固原當地投資并聯系建立芍藥種植基地、黃芪種植基地、蕎麥種植基地、苜蓿基地以及枸杞基地。
有了采花基地,李利平四處聯系蜂農,并成立養蜂合作社,投資幫助村民養蜂。為了解決蜂農的后顧之憂,李利平又與村民簽訂蜂蜜收購合同,解決蜂產品銷售問題。李利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箱蜂的成本1000元至1800元,按照一箱蜜蜂產240公斤蜂蜜,1公斤蜂蜜售價40元計算,除去成本,一年可收入7800元。“養蜂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產業,投資少,見效快,收入高。”李利平說。
“有了固定的采花基地,有大量的蜂農,就可以讓蜜蜂按照你的需要去產蜜。”李利平說,一年12個月中有4個月為采花期,從每年6月開始至9月份,根據苜蓿、黃芪、枸杞、芍藥、蕎麥等植物的不同花期,組織蜂農帶著蜜蜂到基地采花。這種有組織的采蜜,不但解決了蜜蜂因沒有固定花源四處采花的問題,又提高了蜂蜜產量,保證了每一種蜂蜜的純度和質量。通過“指揮”蜜蜂產蜜,李利平順利開發出6大類蜂蜜。
隨著固原生態環境逐年改善,加上土地流轉,大規模種植藥材和農作物,為養蜂創造了優厚的條件。今年,固原將養蜂作為當地農民一項脫貧致富的產業后,通過政府幫扶、企業帶動,蜂產業在固原迅速壯大,而李利平“指揮”蜜蜂產蜜的做法,在帶動村民致富中可謂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