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程機械化“先行者”,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農機化發展勢頭強勁,一舉成為全省唯一的 “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數據顯示,該縣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到83%、機耕率97%、小麥和水稻機收率98.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其中水稻機插率達到83%,居全省第一位。
不僅在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上做到了全省領先、全國有名,京山還全力推進全面機械化,農機在畜牧、水產、林果和食用菌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裝備制造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機耕到烘干 “鐵牛”唱主角
京山縣永隆鎮南片農機專業合作社基地,10多臺大型拖拉機來回馳騁,板結的土地被深深翻起。當天,全省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觀摩會在這里舉行,同縣的崢嶸農機合作社、力雄農機合作社等10多個合作社,也安排農機前來“比武”。
“深耕達到25厘米以上,土壤保墑能力增強,增產又增效。”說起深松整地,力雄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實勇侃侃而談。
在京山,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為主。在推進全程機械化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水稻生產上,該縣建成了3個10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從耕整、育秧、插秧、植保、收獲,到秸稈粉碎還田、烘干等主要環節,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和水稻一樣,京山還創建了小麥、油菜、玉米全程機械化示范區。該縣農機局局長鐘華松介紹,通過示范區帶動,全縣水稻、油菜、小麥和玉米等主要作物關鍵環節全程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0%、79%、87%和60%。
農機生產“全面開花”
增氧機、投餌機、清塘機、水質監測設備……走進京山錢場鎮盛老漢家庭農場,琳瑯滿目的水產養殖機械,讓參觀者嘖嘖稱嘆。
盛老漢家庭農場是京山縣水產養殖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我們將農機、農藝、水產養殖技術融合在一起,突進‘稻—龜—鱉—魚—蝦—蛙’生態高效立體混養。”盛老漢家庭農場負責人盛常斌說,目前已建成600畝烏龜養殖核心區,實行全程機械化養殖。
除了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京山還在漁業、畜牧業、食用菌產業等方面,加大機械化技術推廣,促進傳統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錢場蛋雞、永隆生豬辦起了各類機械化生產示范園區,通過機械化養殖推廣養雞、養豬、養羊標準化模式,減少污染排放,增加養殖效益,探索自動喂料、飲水、通風、加熱、降溫、滅菌等養殖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目前,該縣機械化養豬、養雞及養羊示范場有9家,機械化水平均在80%以上。
此外,京山還大力推廣機械開溝、中耕除草、節水灌溉、收獲、運輸等機械,加快丘陵地區的林果業機械化發展。該縣在三陽鎮光武嶺村、三陽村建設了1萬畝以上規模的油茶生產機械化示范區,機械化水平達60%,可帶動全縣油茶生產機械化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