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達木循環經濟實驗區綠色產業園,占地790畝的一家枸杞深加工企業正在加緊建設。這就是青海藏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柴達木試驗區綠色產業園的第一家枸杞深加工企業,也是未來我省規模最大的枸杞深加工企業。
記者在正建設的廠區看到,一棟棟房屋拔地而起,十幾個巨大的罐子很是特別。公司副總經理葉軍告訴我們,這是用來儲存枸杞酒的酒罐,每個罐子的容量為30噸,一共要建40個。明年5月,公司就能具備試生產枸杞酒的能力。
生活區、清洗區、倉儲區、原材料交易市場……按照規劃,投資12億元的藏地生物將在綠色產業園打造一個能夠生產幾十種枸杞及相關產品的深加工企業,明年8月,一期項目就能投產運營。
在藏地生物生產的枸杞果粉、枸杞飲料、枸杞含片等二十余種產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當地特有的白刺果,開發的白刺果酒和飲料;一種則是枸杞花色苷提取物。當眾多企業瞄準枸杞深加工時,藏地生物發現了柴達木盆地的白刺果,并大膽嘗試開發相關產品,通過枸杞與白刺的融合開發,拓展產品種類,形成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藏地生物花費3億多元引進德國、荷蘭、意大利的先進設備,用于從枸杞中提取花色苷等高附加值產品。
“花色苷提取物多用于美容保健產品,國際市場價格較高。我們將與韓國客商合作,涉足美容產業。今年青洽會,我們就拿到了5億元的訂單,今年年底,應該就能實現部分生產。”葉軍的介紹讓我們看到,大型枸杞深加工企業的落地,也讓海西枸杞種植規模的擴大有了托底,更重要的是,枸杞深加工企業正在逐步走向精深加工,從前,只在一產孕育的小紅果開始在二產、在三產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