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銀杏樹,綠葉變鈔票。投資栽一次,年年把錢搖。”近日,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石頭咀鎮涼亭村,支部書記葉漢友對著前來參觀的人群念起了順口溜。
近年來,英山縣銀杏產業的興起得益于省、市、縣老促會的思源回報工程。在三級老促會的指導、扶持下,英山縣近十年發展成片銀杏林900多處,栽種銀杏40萬株,嫁接3萬余株,掛果1.2萬株,全縣8900多農戶從中受益。
以涼亭村為例,該村自2013年以來共流轉土地300多畝,其中育苗60畝,栽種銀杏樹240多畝。
“種植銀杏第一年苗葉畝產可達300公斤,之后每年產量以50%的速度增長,三年便可穩定高產。”說起銀杏的種植收益,石頭咀鎮扶貧辦主任余昭富豎起了大拇指。
按每斤1.2元計算,種植一畝銀杏樹,農戶第一年的收入可達700元,第二年可達1700元,第三年可達3500元。
今年,英山縣老促會加大“銀杏思源工程”推進力度,多次組織老促會及農戶到安徽、山東、蘄春等地參觀學習,先后籌備資金100多萬元,栽種大小苗木共170萬株,建成采葉園基地20余片,引導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重點對接700余戶貧困戶開展精準扶貧。
眼下,在英山縣石頭咀眾惠銀杏種植專業合作社、楊柳灣鎮銀杏谷、方家咀鄉銀杏長廊等地,銀杏長勢喜人、枝繁葉茂。黃岡市老促會對當地銀杏的生產、管理等方面給予較高評價:英山銀杏產業起步快、機制新、效果好,扶植了貧困戶脫貧,給老區人民帶來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