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27個薄弱村成現代果園股東

   日期:2016-08-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4    評論:0    

8月中旬,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葛家鎮議城村,由5個省定貧困村和22個經濟薄弱村參股的650畝新型蘋果園,正在旺盛生長。27個村的牌子立在地頭,仿佛一張張股票,表明了各村享有的權益。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各類政策資金以及市場資本、技術的大整合、大投入和大分配。扶貧、農田水利、土壤修復等單個政策目標,在這一個大項目中集中完成了。

  合兵一處 扶貧項目不在貧困村

  議城村不是貧困村,也不是薄弱村。但這個讓5個省定貧困村和22個經濟薄弱村受益的項目,最適合在這里建。這里土地成方連片,方便流轉,且有大量耕地可供項目擴建。議城村以每年每畝700元的價格,為項目提供了土地。

  葛家鎮的5個省定貧困村,按政策每村有3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除一個村已建設扶貧項目外,尚有120萬元的扶貧資金。市區兩級部門共有包扶資金189萬元,以及農業等部門的政策資金和物資折合共140萬元,鎮里還出了50萬元。這些錢和物資加起來,共計499萬元。今后,政策資金還會追加,總規模大概為600萬元。憑借政府出資,每個省定貧困村獲得30畝地的股份,250戶以上的“空殼村”獲得25畝地的股份,250戶以下的“空殼村”獲得20畝地的股份。目前,項目已吸引一家北京的公司參股,對方大約提供400萬元資金。今后的收益,由公司與這27個村按四六分成。

  這片果園的管理、技術、銷售等環節,由公司負責。但是村莊作為股東,要幫助公司尋找勞動力,提供協調,并進行監督。

  就這樣,土地、資金、管理、技術在這片650畝的果園里集結了。

  借力用力 扶貧搭果業升級便車

  走進葛家鎮,到處是蘋果園。據鎮黨委副書記吳海軍介紹,葛家鎮約種植5萬畝蘋果,有著2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

  “去年種蘋果賠錢的,都是老園子,一斤賣不到1元錢。而那些直徑80毫米以上的優質果,每斤都能賣上2元以上,不賠錢。”吳海軍說。在議城村的新果園,技術幾乎都是最新的。吳海軍說:“這些紡錘形的蘋果樹,產的果直徑幾乎都在80毫米以上,賠錢幾乎不可能。”

  今年4月栽樹,果園將在5年后進入盛果期。在沒有收益的前三年,公司為貧困村托底。每個村3萬元的保底收入,可確保完成脫貧任務。到盛果期后,一畝地至少有5000元利潤,27個薄弱村參與到分紅。最保守地估算,平均每個村通過入股果園,每年收入至少10-12萬元。各村按股獲得的利潤,除了必須用于分配給精準扶貧戶的外,還可留作村集體收入。

  錢花在刀刃上 涉農資金高效又公平

  按照畝投入1.3萬元的標準,3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由一個村去支配,建不成30畝最新式的蘋果園。但現在,所有村合在一起,與專業公司協作,同樣花出去600萬元,效率要高得多。

  按照協議,公司管理果園后,不僅要保證短期脫貧,還要在果園到期后,保證由政府出資的600萬元實現保值增值。吳海軍說:“一般來說,果樹20年后該淘汰了。雙方清算所積累的資產時,還是按四六分成,公司要保證這些村獲得不低于600萬元的資產。如果達不到,公司要補齊。”吳海軍認為,每年留取的風險金加上固定資產投入,要實現600萬元的保值增值,幾乎不成問題。

  吳海軍覺得,這樣花政府的錢,不僅高效,而且公平。作為一名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鄉鎮干部,他說:“過去涉農政策資金的使用,大都集中到一個地塊上,只能讓個別大戶受益。而這些人,本來就是農村比較富裕的人?,F在,這些整合起來的資金,通過股份的連接,不僅能扶貧,還能將薄弱村帶動起來,真正把錢用在了最需要的人身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