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烏魯木齊市菜籃子基地之一,今年,烏魯木齊縣將設施農業的發展作為重點,計劃新建、改造設施農業1100多畝,改善當地種植環境、提升農民收入水平。
在烏魯木齊縣板房溝鎮七工村,村民楊建龍正在對自己合作社的大棚進行整理,作為烏魯木齊縣最早的設施農業種植戶之一,楊建龍介紹他的大棚基本建于90年代,如今這些大棚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的設施農業種植技術,產量也一直上不去:“101個溫室大棚,這都二十多年了時間長了,這大棚都是土木結構,也不能滿足現在冬天的保溫,還有一些新技術的應用。”
今年,楊建龍的合作社被烏魯木齊縣列入了設施農業改造項目,專家到現場對他家的大棚進行了勘察和設計,等本輪農業生產結束后,縣農牧局將對這101個溫室大棚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楊建龍說,自己吃了個定心丸:“老百姓都非常高興都踴躍的要求參加我們的大棚,我們的環境呀和那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一些先進的及時應用在這些方面都提升了,我們的受益錢也掙多了。”
據了解,今年烏魯木齊市確定的為民辦理的百件實事中提出,全市將改造提升設施農業5000畝,其中,烏魯木齊縣將新建、改造設施農業基地1100多畝,目前,這項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烏魯木齊縣農牧局高級農藝師顧建新說:“大概溫室的是七百畝,大棚呢是四百畝,改造后的這個設施農業基地,設施的全面配套水電路,第二就是它的保溫性能提高了以后可以在反季節進行多茬次的種植,來提高這個產量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