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楊玉明:“找到小時候的味道”

   日期:2016-08-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評論:0    

楊玉明在大棚里修剪葡萄枝

  “我是個農民,從小在菜地里玩大。餓了,拽個西紅柿就吃,抱起包菜就啃,那味道真好!現在,很少能吃到那樣的蔬菜。我就想自己種菜,想找到小時候那種味道。”8月20日,文峰區金源家庭生態農場主楊玉明在大棚里修剪葡萄枝,汗水順著他的臉頰不停地淌下來。

  簡單、樸素的夢想讓從商多年的楊玉明回歸土地。2013年,他流轉了文峰區寶蓮寺鎮東風村20多戶農民的100余畝耕地,建設金源家庭生態農場,開始了發展自然農業的追夢之旅。

  “頭一兩年,我先種草,投入了100多萬元。”楊玉明爽朗地笑了。因為流轉的土地長期施用化肥,土壤板結,楊玉明決定先養地,在地里施生物有機肥,自然分解土壤里的有害物質、改良土壤;同時,讓地里的野草自由生長,野草本身可以吸納分解有害物質,也可以做很好的有機肥料;然后,再反復深翻、旋耕土地,把地養肥。

  雖然經濟上受了不少損失,但生態環境卻得到良好恢復。兩年后,楊玉明的100多畝地土壤肥沃,綠意盎然,七星瓢蟲觸目可及,鳥雀成群結隊,野生動物甚至在地里安了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接下來,楊玉明種了40多畝蔬菜、50多畝果樹,搭起了豬舍、牛羊圈,建起了300立方米的沼氣池。他除草不打藥,全靠人工。同時,他將拔除的野草曬干,打成草粉喂羊養豬,再把羊、豬等畜禽的糞便收集起來,作為沼氣原料。沼氣通過管道進入大棚,配合移動式臭氧發生機進行滅蟲滅菌,沼渣、沼液則用來施肥、增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

  為提高自然生態農業效益,熟知果蔬特性的楊玉明還琢磨出立體種植的新方法。在大棚里,葡萄架下種茄子、辣椒;在露地,蘋果樹、梨樹下種西葫蘆、芹菜。去年,他新開辟了3畝地,試驗三層高架種植:冬季,上面種白菜,下面種蒜黃;春季上面種盆栽蔬菜,下面種土豆。特別是盆栽蔬菜,雖然比普通蔬菜價格高幾倍,但是深受市民喜愛。

  “干農業,尤其是干自然農業是個良心活兒!必須做到不打藥、不上化肥,保證品質。要說得出,做得到!”楊玉明說。今年4月,楊玉明種了一畝黃瓜,市場價每斤3元,正在熱銷的節骨眼上,黃瓜突遭雙霉病侵襲,有人勸他打打藥,他卻毫不猶豫地清理掉所有病害黃瓜,損失了六七萬元。在他心里,承諾比金錢更重要。

  目前,金源家庭生態農場已形成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與休閑觀光為一體的都市生態自然農業園區,建成了連棟大棚、雙層溫棚、“三沼”綜合利用工程、標準化養殖場和特色果品栽培園等設施和功能區。利用設施立體無土栽培、林下畜禽散養等多種模式,生產10余個果蔬品種,雞、鴨、鵝等畜禽養殖規模超過10000只。其中,瓜菜種植園區環境質量和產品質量已通過專業機構檢測。廣大市民既可在農場認養菜地、果樹,種植、采摘新鮮果蔬,體驗農耕生活,又能在農場設在市區的直銷店鋪品嘗綠色果蔬、畜禽產品,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自然農業周期長、標準高、見效慢,10年能見效就很不錯了。做自然農業幾年來,有人認可,有人說風涼話,但不管別人怎么說,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事兒就要堅持下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管有多難,也要堅持走下去!”楊玉明態度堅決地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