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她讓山溝里的紅心獼猴桃熱銷全國

   日期:2016-08-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1    評論:0    

人物檔案:李道珍

  1963年出生于沐川縣富和鄉,四川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副會長,沐川縣益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沐川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帶頭人。1999年,李道珍承包家鄉高峰寺荒山開辦果園,如今由她建立的合作社已有社員5400戶,帶動發展獼猴桃種植7萬畝,產出的紅心獼猴桃熱銷全國。

  8月下旬,正是獼猴桃大量上市的時候,但在位于樂山市沐川縣富和鄉的高峰寺果園里,成片的紅心獼猴桃卻尚未成熟。走在山間的小路里,果園主人李道珍并不著急,因為自兩個月前起,打電話前來向她訂購獼猴桃的客戶就已經源源不斷了。

  【起步】

  荒山上建起果園

  她用四年選定獼猴桃

  沐川縣富和鄉高峰寺果園,漫山遍野的獼猴桃林掛滿即將成熟的果子,李道珍一邊查看,一邊跟記者聊天:“以前山上只有點茶樹,這一大片都是荒地,村民都在這兒放牛呢。”

  1999年,李道珍還在沐川縣城里開門市做建材生意,聽說老家準備拍賣荒廢已久的集體茶場使用權,閑不住的她心動了。“本來我也是農民出身,當時就想,能不能把這80畝山地開發出來。”由于山上不通水、沒修路,將荒山承包下來后,李道珍和丈夫合計半天,決定辦果園、種植易于生長打理的果樹。經過近4個月的考察,果園于1999年10月試種下十幾種果樹——其中,就包括后來種遍沐川的新品種紅陽獼猴桃。

  “我們是川內最早開始種紅陽(獼猴桃)的,不過當時種得少,都種在果園邊上。”李道珍告訴記者,在那段艱苦的日子里,白天,她在縣城里開門市做生意,晚上,她和丈夫打著手電筒上山看果園,住的是土墻房子,做飯用石頭搭灶:“直到2006年才開始修泥巴路,在這以前上山要花1個多小時,東西全靠馬馱人背,有時候晚上11點還在山路上。”

  不懂種植,夫妻倆自己買書看,發現問題,就到處去請教。“紅棗口味不佳、油桃要遭蟲害,我們失敗了很多次,直到2003年9月獼猴桃掛果。”李道珍告訴記者,產量高、口感好、易管理,讓他們才認定了紅陽獼猴桃。

  【闖蕩】

  提著果子逛展會

  山溝里的紅心果一舉成名

  首次掛果,獼猴桃的產量只有250公斤,李道珍沒有盯著眼前的利益賣錢,而是帶著果子到處推銷,甚至到市場上擺攤請人免費吃。當時恰逢第四屆西部博覽會在成都舉行,李道珍看準了這個機遇,帶著不到10箱獼猴桃上成都了。

  “我們沒有展位,就提著獼猴桃在西博會上逛,請大家品嘗。”讓李道珍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闖蕩”,讓沐川獼猴桃受到了國內外商家的一致好評。“雖然我不會說英文,但是獼猴桃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說明。”李道珍告訴記者,那次西博會,讓她收到了近3000噸訂貨單。

  果園的產量遠遠達不到這么多,但這次成功參展,卻讓李道珍更加堅定將獼猴桃好好種下去。而西博會的走紅,也讓部分農戶敏銳地看到了沐川獼猴桃的前景,在政府推動下,2003年11月,以高峰寺果園為龍頭的“沐川縣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成立了。

  “我們把高峰寺果園的80畝地全部種上了獼猴桃,加上社員們種的,當時的合作社有300畝獼猴桃。”李道珍說。

  【認可】

  農戶主動找上門

  她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

  在李道珍的帶動下,沐川縣開始發展獼猴桃種植,范圍覆蓋到19個鄉鎮、甚至樂山市內外。但是李道珍告訴記者,讓大家接受紅心獼猴桃,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剛開始我們試種,大家都持懷疑態度,我們主動拿種苗出去別人都不要。”李道珍告訴記者,2003年,紅心獼猴桃賣價每公斤為10元,是其它獼猴桃的5倍以上。眼見獼猴桃掛果、合作社成立,鄉親們漸漸開始對獼猴桃有了興趣。

  為了消除顧慮,李道珍主動召集鄉親們培訓,讓大家親自到果園抽樣查看。為了鼓勵鄉親們種植獼猴桃,果園還為貧困戶提供各種幫助,以低價甚至免費的形式先提供種苗,等4年后再以獼猴桃支付。“紅心獼猴桃漸漸名氣變大,也幫我們做了無形的宣傳,到后來農戶甚至會找上門來,主動加入我們。”李道珍說。

  種苗提供、技術培訓、品牌銷售,鄉親們靠種植獼猴桃走上了致富路。2015年,社員及帶動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8728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2200元。“去年我家有2畝獼猴桃樹掛果,收入3萬多元,今年掛果比去年多,預計收入還要漲1萬多元。”富和鄉巖灣村的貧困戶劉忠斌告訴記者,合作社幫忙不愁銷路,他只愁收獲的獼猴桃不夠賣。

  【熱銷】

  半年前開始訂貨

  精品果1公斤賣到140元

  2008年,李道珍的合作社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更名為沐川縣益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隨后,高峰寺果園也注冊變更為四川旭峰果業有限公司,其主導產品“旭峰”牌獼猴桃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產品”認證。

  “現在我們的獼猴桃產量能達到3000多噸,作為核心的高峰寺果園,去年的有機精品果賣到了每公斤140元。”李道珍告訴記者,禁用除草劑、不用化肥、不打膨大劑,合作社的獼猴桃單個重量并不大,看上去并不起眼。并且由于是自然成熟,采收時間也比其他獼猴桃更晚,要到9月中旬才迎來豐收。為了樹立品牌,合作社對獼猴桃進行嚴把關,對使用膨大劑和不按管理要求的獼猴桃進行拒收,甚至將社員清退出社。

  正是有了這樣的堅持,讓這里的紅心獼猴桃保留了最好的口感,也獲得了市場和口碑。“今年2月,已經有北京的客戶打電話來預訂9月的獼猴桃了。”李道珍笑著告訴記者,從6月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全國各地超過120家高端客戶聯系她訂貨,這里的獼猴桃真正實現了“未產先銷”。

  【未來】

  社員覆蓋市內外

  將沐川獼猴桃做成產業鏈

  小小的紅心獼猴桃,如今已成為沐川縣的農業特色產業。

  “目前我們的社員已經達到5400戶,其中有1000多戶是貧困戶。”李道珍告訴記者,不只是樂山,目前宜賓、涼山、云南等地都已經有了合作社的社員,“合作社已經帶動發展獼猴桃種植7萬畝,其中沐川本地超過了4萬畝。”

  “去年我們開始發展電商,通過一些網絡經銷商的平臺賣出了10多噸紅心獼猴桃。”李道珍的兒子宋禮平今年26歲,在公司負責銷售工作,他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已經和淘寶、京東等平臺的10多家經銷商談成合作,“外地的顧客在網上就能搜到我們沐川的紅心獼猴桃,今年的網絡銷量預計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翻倍。”

  而對于未來的規劃,李道珍還有更長遠的目標。

  “我們一直想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帶動包裝、運輸的發展。”李道珍告訴記者,今年2月,位于沐川縣城郊的加工廠正式進入建設,一期工程投入1000萬元,包括2000噸容量的冷藏庫修建等,“今年10月完成后,加工廠將解決獼猴桃的分選、儲藏、配送等問題,降低大家的生產風險。”

  “之后,我們還將在這里進行科研、參觀、深加工等方面的建設,讓這里成為沐川紅心獼猴桃展示的窗口。”提到未來,李道珍信心滿滿。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