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有名的欽北區那蒙鎮平福村擂臺賽水稻高產基地,最近爆出一條“富硒女強人”的新聞。這位女強人是誰呢?她,就是那蒙鎮穗福水稻專業合作社的領頭人陳開艷。
富硒米的夢想
陳開艷,欽北區那蒙人,今年37歲,曾在欽北區那蒙國藥店工作。2014年的一天,陳開艷同朋友到北海旅游,看見有許多人在當街搶購一袋一袋的富硒米。她走近一看,看見富硒米的包裝上寫有富硒的許多功能,稱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等等,便掏120元出來買了一袋5公斤的富硒米,回家煮了幾餐,一家人品嘗都感到味香口感好,贊不絕口。她的小寶寶胡海嘗到這種富硒米飯后說:“媽媽,要是天天能吃上這種香米飯多好呀。”
小孩的一句話,講者無意,聽者的陳開艷心潮卻涌起一層層波瀾。當天,她就打開電腦,鼠標在網上一次又一次地搜索富硒稻的功能及栽種方法。陳開艷在國藥店工作多年,認識許多中西藥都是治病救人的,但凡藥三分毒。符合國家富硒標準的大米,具有人類保健的多種功能,種出富硒大米,就是對人類的一個小小的奉獻。她知道富硒農業的巨大作用后,打算在那蒙平福村委那椿自然村租田種植,她的想法得到丈夫那蒙農業站長胡成武的大力支持。
選擇圣地種植
那蒙鎮平福村委那椿村,是市農業局和欽北區農業局創糧食高產擂臺賽示范基地。陳開艷的丈夫胡成武和欽州市農業局的農藝師共同指導農戶蘇桂芬在這里創2015年早造畝產861.1公斤的成績,打破2014年創造的畝產770.8公斤的記錄。
為工作方便起見,陳開艷深入那椿村的山山嶺嶺調研,發現那椿村后背嶺的兩山之間,有一垌田,山清水秀,泉水潺潺,沒任何污染,便以600元一畝的價格租得那椿村山田200多畝。2015年早造,在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的指導下,陳開艷接過農民的山田,進行機械化耕作,雇請當地農民駕耕作機辦田,選用野香優703、龍豐優1號等優良品種種植,進行疏播育壯秧、下足有機農家肥、拉線插秧和拋秧、實行平衡栽種、不施化肥、不噴農藥,懸掛8盞振頻式殺蟲燈防控,效果很好。2015年早晚兩造富硒水稻面積560畝,兩造總產220噸。
注冊商標謀銷路
穗福水稻合作社種出的富硒香米稻數量不少,但就是問津的人不多,銷售有限,一大批富硒谷還是收藏在家里。
如何打開銷路?合作社的領頭人陳開艷焦急萬分。一天,欽北區農業局副局長楊萬清和該局土肥站的冼站長到那蒙農業站調研,陳開艷看見后便上前請教,要求幫助。在欽北區農業局的幫助下,陳開艷克服重重困難,渡過道道難關,用了幾個月時間設計注冊了“八寨穗福紅”的欽北富硒香米商標,并用4000多元買回一臺真空打包機。陳開艷有了富硒野香米商標和真空打包機后,如虎添翼,她看到商標山下山清水秀種富硒稻的畫面,精神抖擻,自己打包,自己出售。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陳開艷生產的富硒野香大米,很快成為那蒙鎮饋贈禮品的熱門,上門買的,網上購的,電話訂的逐漸多了起來。
嘗過富硒米的甜頭后,2016年早造,陳開艷帶領穗福水稻合作社的社員擴大種植到300畝,經精心管理,平衡栽種。雖遇上連續幾天的大雨,但在陳開艷的帶領下,抓住雨停的機會,搶收搶曬搶種,顆粒歸倉,早造又獲豐收,總產量達12萬公斤,平均畝產400公斤。陳開艷收完早造稻谷后,又在晚造種了300多畝富硒野香稻。目前生長很好,種得早的禾苗已封行,綠茵茵的一派生機,豐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