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扦插后的一個月,養護工人發現棚內有大量蚯蚓。蚯蚓對植物好不好?“蚯蚓能產肥能松土,一般來說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但新苗的根與土壤還未完全貼合,蚯蚓頻繁活動容易造成根部土壤松動,甚至插穗倒伏,我們用藥物將部分蚯蚓驅出。”于海耀和同事們也在不斷地摸索試驗。
記者看到,三排地棚里的10厘米的插穗已長成50多厘米的紫薇小苗,有的已經開花。“紅葉紫薇的花期較早,紅火球紫薇成活率最高。”于海耀說,他們用珍珠巖、蛭石、河沙分別與泥炭、田園土混合形成三種不同基質,進行對比試驗,“最后我們發現珍珠巖和泥炭、田園土的混合基質上的紫薇成活率較高。”
我市還引種了這些花木
1、耐寒含笑初展新葉
在基地的西側,3月份剛引進的臺灣含笑已展出新葉。“鹽城之前的極寒天氣,給市區常綠樹種,如香樟、女貞等都造成很大的影響,今年在引種時,我們就有意識地引進了耐寒的常綠樹種。”于海耀說,臺灣含笑的耐寒性強,而且樹形高大、葉繁花香,是非常適合作為行道樹的常綠喬木。
2、美國紅楓在鹽難紅
美國紅楓是基地引進的色葉樹種,如今長勢良好,桿性通直,樹葉繁茂。然而研究人員在觀測時發現,原本在秋天應紅艷如火的楓葉,在鹽城卻呈現銀杏黃。這一問題讓研究人員很頭疼。“顯然這樣是達不到我們引種目的的。我們請教了很多專家,發現楓葉未變紅可能是鹽城早晚溫差不夠大,我們會繼續觀察一年,看它是否能適應并保持原有的性狀。”于海耀坦言,并不是每一種外來植物都能適應鹽城環境。
3、高原之火紅果滿枝
引進的北美海棠中,最顯眼的是高原之火海棠,累累果實綴滿枝頭,格外可愛。“在鹽城長勢較好,如今已進入繁殖階段,和紫薇不同,海棠是通過嫁接繁殖。”于海耀介紹,不同的季節,高原之火的葉色、果實都會呈現不同的變化,春花、彩葉、秋果及冬果,極具觀賞價值。如新生葉片呈亮酒紅色,成熟葉片逐漸變成帶有紫韻的橄欖綠;果實顏色由暗紅至橘紅,最后到深紅,秋冬季可長時間掛在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