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市西街街道周村村,清晨的寧靜被蔬菜采摘園的忙碌和喧鬧打破,村民們戴著草帽拿著竹筐正在地里摘茄子,一個個裝滿茄子的筐子被裝車外運。
菜農王錫清擁有20多畝蔬菜基地。“以前村里都是栽培黑木耳的,今年改種茄子了。雖然今年市場價格不高,但是產量比較好。”說起茄子的豐收,王錫清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像王錫清一樣,該村調整種植結構實現增收的村民有20戶。一直以來,黑木耳產業是周村村農業主導產業之一,但隨著市場供需格局的改變,經濟效益下滑。今年年初,20戶村民利用當地山清水秀、無污染的生態環境改種茄子等蔬菜。“大家積極性還是很高的,今年全村蔬菜種植面積就有80畝。”該村黨支部書記廖永根介紹,村里蔬菜品種結構較為單一的現狀仍有待改善,發展綠色蔬菜的潛力很大。“茄子基地需實行輪作,為此,我們要加快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促進多元發展,形成產業發展良性循環。”廖永根表示。
據了解,周村村還將采用“美麗經濟”模式,堅持農旅融合,以紅豆杉基地、火龍果休閑園、蔬菜采摘園、鐵皮石斛觀光園等為核心發展生態文化休閑旅游,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走出一條促農增收的“黃金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