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北:從一味貪多到追求環保高效

   日期:2016-08-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1    評論:0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以往,農民要想收成好,就給作物大量施肥,以豐產增效。然而,隨著氣候、土壤、環境的變化,農民已意識到:肥多,不一定增產增效。

  如今農民用肥,有什么新的需求動向呢?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民用肥不再一味貪多,轉而追求環保高效,用肥更講科學了。

  科學平衡 “營養餐”當道

  “碳銨?我們早不用了。”湖北荊州監利縣尺八鎮朱王村王庭松告訴記者,現在村里人都時興配方施肥,地里缺什么,就補什么,營養平衡,稻子長得好。

  王庭松種有30多畝水稻,現在全部吃的是“營養餐”。王庭松深切地感受到配方施肥的好處,以前,同一個品種用單質肥時,容易倒伏,現在用上配方施肥,有針對性補肥,就不容易倒伏了。

  單一養分的肥料,市場已大大 “失寵”,如今,農民大多喜歡選購含多種養分的復合肥、復混肥、復摻肥。肥料專家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肥料營養成分多樣,滿足了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多種營養需求。

  “平衡施肥,還是科學些!雖然配方肥價錢貴了一點,但效果蠻不錯。”王庭松說,一季度平均每畝節約種田成本50元,每畝增收200元左右。

  監利縣新溝鎮農資商陳世宇說,他的農資店,配方肥的銷售量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噸。新溝鎮42個村,已有近40%的村在接受他的配方肥了。

  節肥降本 精準施肥成渴望

  傳統的撒施,不但浪費肥料,污染環境,而且勞動強度大。施肥技術的輕簡化和精準化,是時下種植者的高端需求。于是,以水肥一體化技術為代表的精準施肥技術,便頗得民心。

  “把水溶性肥料放在水池中溶解,肥料就可隨水灌溉到每一株臍橙的根部。這樣,不但節肥,效果還好哩!”這兩天,高強正通過微潤灌溉設施給橘園澆水施肥,他對水肥一體化技術贊不絕口。

  高強是宜昌秭歸天翼合作社理事長,擁有130多畝的果園,種有4500多棵臍橙樹,2012年對微潤灌溉設施進行改造后,他的果園開始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4年多的實踐,他發現,肥料利用率不但從30%提高到80%,而且,臍橙的品質更好了。

  實現精準施肥,是許多農民的共同呼聲。眼下,農村勞動力比較缺乏,他們渴望種地輕簡化,同時又能獲得較好的效益。但據了解,精準施肥技術目前還只是在一些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上使用,沒有普及到大田作物。

  “聽說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只要一個人操作就行了,蠻中我的意,就是出點錢建設施,我也愿意。”種有40多畝菜地的江夏勞七村菜農李仁功說,一家6口人種菜還是蠻辛苦的,現在有50多個大棚,下半年要發展到80個大棚,他非常渴望能實施精準施肥技術,減輕自己的勞動強度。

  環保驅動 “生物”“有機”大熱

  為解決目前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去年2月,農業部制定并印發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在全國開始實施“減肥”行動,以減少對環境造成污染。

  “減肥”行動,讓有機肥、生物菌肥等環保肥料逐漸熱火起來。

  “土地太板結了,這兩年種紅花草改善了很多。”武漢市江夏區舒安街分水村熊上阿里灣農民熊本文告訴記者,去年冬天,他200多畝水田全部種植了紅花草。

  熊本文坦言,種紅花草,主要是為了養地。他說,稻田用化肥,就像吸毒品,要想產量高,就要施用更多的化肥,這些年,稻田的化肥施用量是越來越大,田地卻越來越板結,有些地塊,鎬頭砸都砸不開。村里一些地塊用化肥都用了30多年了,板結非常嚴重。熊本文欣喜地告訴記者,村里許多人都跟著他種起了紅花草作綠肥,大大減少了化肥的用量。

  利川種茶大戶田云奇有400多畝茶園,現在全部施用有機肥、生物菌肥,一個生長季施用600~800斤。“雖然成本要比施化肥高一倍,但茶葉品質好,賣價高,也不污染環境。”

  “一方面是追求農產品品質,二是環境的要求使然。”一資深肥料專家分析認為,生物有機肥會越來越受到農民的歡迎和喜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