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張莉:愛上黃土地的女人

   日期:2016-08-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1    評論:0    

無論平常有多忙,張莉都會抽空到葡萄園看看她心愛的“孩子”。

  酷暑時節,虞城縣李老家鄉王樓村生態采摘園里的葡萄架上展示著整個夏天的生機,一串串紫紅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在這一派豐收的情景里,一個頭戴遮陽帽的女人正挨個查看果樹,那認真的樣子,仿佛每串葡萄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了全部的真情。

  這位頭頂烈日的女人叫張莉,已在虞城縣李老家鄉經營現代農業5年多時間,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傾注在這片黃土地上,身邊的親朋好友認為“她中了魔,已經愛上了黃土地”。

  張莉老家在中國紅富士之鄉虞城縣張集鎮,從父輩開始種植蘋果。像許多農家女孩一樣,她自小就接觸果樹種植與管理,打內心里喜愛這一行。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為家中“嬌閨女”的她,竟然一發不可收拾,深深地愛上了這片黃土地,愛上了許多人拋棄的農業種植。

  “我現在沒事就坐在果園里,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著果樹,這是我內心最平靜的時刻。”望著數百畝果園,張莉面帶微笑地說,她流轉的二三百畝土地已經種上了大櫻桃、葡萄、蘋果等,目前采摘觀光已初具規模。

  張莉的創業之路始于2011年。創業前,她曾是家中唯一的千金,父母疼愛、兄弟照顧。然而,張莉內心卻是一個不服輸的人,她想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身處蘋果之鄉的張莉看到了果樹種植發展的困境,她大膽創新,2011年跑到李老家鄉王樓村,以每畝地1200斤小麥的價格承包了200多畝土地,開始發展觀光農業種植。在當時,許多人認為她太沖動,一定會失敗。因為,大多數人并不認可這個行業,都感覺那離現實太遙遠。

  然而,張莉并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做這個產業之前,她就已經到鄭州、山東煙臺等地考察了大櫻桃種植,認為這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產業。當年,她斥資300多萬元打造了王樓大櫻桃采摘園項目。

  現實總是無情的。投資當年,279畝大櫻桃剛種上就碰上了多年不遇的澇害。由于櫻桃最怕水淹,種植之前也沒有做好澇災方面的預防,當年就淹死了50多畝大櫻桃,損失近20萬元。

  當時,看著泡在水里的櫻桃樹苗,張莉欲哭無淚,誰也勸不回去,她冒雨站在果園里,就像母親一樣守護著孩子。這一場看似天災的澇害卻給了張莉許多警示,不能只發展單一的果樹,要多元齊進,以防天災人禍。

  于是,張莉又考察了新的項目,在老園藝專家父親的指導下,又新發展了50多畝葡萄園。按照每棵果樹的習性,分別采取不同的種植和管理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同時,也拉長了觀光采摘園的開園時間,讓更多的人能進園體驗采摘樂趣。

  “你別看我們的葡萄長得不太好看,但我們的葡萄口感好,我們的管理都是采用生物防治。”8月12日,一邊采摘成熟的葡萄,張莉一邊給記者介紹,本著良心創業的原則,她的果園都是按照生物農業打造,肥料都是用生物菌肥,治蟲都是用生物防治,最大限度地保障生態農業采摘園的本真,還廣大市民一個生態自然的果園。

  酷暑時節,人們都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曬。而張莉卻不一樣,五六年來,每逢暴雨或烈日之時,她總是在果園里來回穿梭,因為她把果樹當作自己的孩子,每時每刻都想守護在它們身邊。

  “頭一年我站在腰深的水中,眼睜睜地看著葡萄樹苗死去,我心如刀絞,當時真的想放棄。”回憶當時創業的艱辛,張莉介紹,但是想到自己創業的信念,想到這一片充滿生機的果園,她又振作精神,她要和果園共進退、同生死。

  基于這個理念,張莉堅持了下來。但是,整個果園目前處于虧損狀態,為此,她已經把家中幾處房產變賣,都補貼到了自己的果園里。雖然家人剛開始不支持,但看到張莉堅決的信心,大家也都不再反對轉而默默支持。

  今年是張莉打造生態采摘園第一年掛果,也是試果之年,雖然效益并不明顯,但是看到附近市民前來采摘時的喜悅表情,張莉內心是最幸福的。

  “現在我真和這片果園有感情了,雖然朋友都說我這幾年老了許多,但是看著果園一天天成熟,我心里高興啊!”望著郁郁蔥蔥的果園,張莉充滿感情地說,她已經愛上了這片土地,也把全部精力傾注在這片土地,她準備在此基礎上,再發展林上養殖和大棚農業,把自己的采摘園變身商丘市民的“后花園”。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