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天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海拔高、日照足,是農業部確定的最適宜蘋果栽培區。上世紀五十年代,當地開始引種蘋果,并以產出“花牛”蘋果而聞名中外,它被中外專家和營銷商認定為可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齊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蘋果品牌。
近日,中新網記者在天水市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看到,“花牛”蘋果正值掛果期,它將園內整齊排列的樹枝枝頭裝扮得紅紅彤彤的,香氣濃郁。談及“花牛”,其承載著一段歷史,它是1956年原天水縣廿鋪公社花牛寨大隊(今麥積區花牛鎮花牛村)引進并培育的紅元帥系列品種之一。1963年秋,花牛寨果農精心挑選出兩箱剛剛采摘的蘋果寄給毛澤東,毛澤東品嘗后給予贊譽,委托致函花牛寨向村民致謝,并寄來了現金四十四元八角二分,花牛寨社員將感謝信立石樹碑。天水市麥積區果業局副局長高永新介紹道。
據此,天水承襲著種植“花牛”蘋果的習慣。家住花牛鎮二十里鋪村的武雙泉,于2000年左右開始種植花牛蘋果,他告訴記者:“栽培蘋果以前,我們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年到頭,沒有任何結余,種植蘋果以后,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通過土地流轉共有四十畝地,一年下來,毛收入能達到100萬元左右,純收入占50%,不僅買了車,還自己蓋了800平方米的樓房。”
“在天水山區,十幾年前就開始種蘋果的,現在都已經發家致富了。”高永新透露,在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13個貧困村因為種植“花牛”蘋果現已全部脫貧。尤其是,南山基地百姓戶均有4.5畝花牛蘋果,多達10幾畝20幾畝,根據這兩年的市場行情,每畝的收益在兩萬元以上,該區域人均收入能達到八萬到九萬左右。
然而,隨著“花牛”蘋果的種植規模在不斷擴大,銷售卻出現問題。最讓高永新頭疼的是,“花牛”品質和美國的蛇果不相上下,但由于過去不重視品牌營銷,價格比美國蛇果低很多,甚至有人給“花牛”蘋果貼上美國蛇果的標簽在銷售。
為此,天水市麥積區嘗試推動“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由果農負責種植“花牛”蘋果,合作社或公司負責收購,實現訂單、互聯網營銷,成效顯著。如:天水農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高薪聘請專業營銷團隊,致力于“花牛”蘋果市場知名度的提高,該公司僅成立一個月,就通過網上預售價值1000多萬元的蘋果。
同時,天水市官方還積極引導,將“花牛”蘋果產業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為果農免費提供苗木,在果樹未掛果前,免費為果農提供果園田間套種的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子。
經過半世紀的打造,“花牛”蘋果已然成為山區農民的致富果。天水市林業局副局長周祥林表態,今后天水市還會在果品品質方面繼續下功夫,比如:標準化種植提高產量、規模化安裝小型氣象站和炮點預防自然災害,實施從田間到餐桌冷鏈全程等手段,爭取用過硬的質量讓“花牛”在世界市場上站穩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