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一畝1750公斤算,今年這片地的產量要翻番了,收入比去年能多2萬多元。”8月3日,大同新榮區馬鈴薯種植戶李隨煥,向正在田間進行指導的新榮區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賈樹中和技術員王章建介紹。今年,大同新榮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將馬鈴薯作為富民產業,引進脫毒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將新品種種植面積推廣到250畝,每畝可增產近1000公斤,增收約1400元。
脫毒種薯是指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后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為把地理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新榮區瞄準馬鈴薯產業,對區內土地進行治理,并建立了一級種薯培育基地;同時,利用基地優勢,采用“政府+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項目區農民增產、增收;還聘請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李衛東教授與彭鎖堂教授等馬鈴薯種植專家對農戶進行科技培訓,培訓農戶超1000人次。
賈樹中介紹,去年新榮區試種脫毒馬鈴薯后取得成功,增產效果明顯。今年將該項目在破魯堡鄉八墩村與火石溝村進行推廣,種植面積擴大到250畝。馬鈴薯種植戶李隨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普通馬鈴薯每畝產量在750公斤左右,而脫毒馬鈴薯每畝產量1750公斤。目前土豆收購價格為1.4元/公斤左右,每畝可以多掙1400元左右。
據了解,該區還引進500畝青貯玉米進行“糧改飼”調整,并聯系山西蓬勃發展有限公司及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作為脫毒馬鈴薯及青貯玉米的品種來源,派技術人員去田間進行種植指導及病蟲害防治,確保青貯玉米及脫毒馬鈴薯高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