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多肉植物究竟能火多久

   日期:2014-10-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評論:0    
  多肉植物火了,帶動了一整條產業鏈的火爆。不過,火熱背后,多肉植物似乎也并非絕對的“搖錢樹”,花農因生產、銷售周期錯配而出現的虧損,已經開始出現,而嚴重的走私問題也讓政府部門高度關注。多肉植物究竟還能火多久? 
 
  問題 
 
  賺錢遠沒有想的那么容易 
 
  進入十月,多肉市場從回暖達到熱銷高潮。市場的供不應求導致諸如李猛等生產者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同時更多的生產者也在不斷加入。不過,撥開多肉植物火熱的表面,問題接踵而至:賺錢遠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跟著市場走?太晚了! 
 
  網友對某一品種的熱情就像風一樣,刮一陣就過去了。 
 
  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很多生產者在種植多肉植物前并沒有任何養殖花木的經驗,養殖種類也以市場為導向,哪種火就種哪種。但由于多肉植物較其他植物培育期長,跟著市場走,恐怕就太晚了。 
 
  李猛就有這樣的經歷。“前一段時間流行熊童子,價格從30多元一直炒到百余元。可最近又轉而流行石生花,熊童子的價格自然下去了。”對此李猛不無感慨,“網友對某一品種的熱情就像風一樣,刮一陣就過去了。” 
 
  通常來講,多肉植物的生長周期至少要幾年。李猛介紹,像熊童子,從種植到出棚大概需要一年時間。“所以現在山東那邊熊童子大量積壓,價格根本就賣不上去。”李猛說,很多種植戶在熊童子流行時趕著種植的植物還沒來得及出棚,價格就已經跌回去了,之前抱著賺大錢的種植戶們反而賠了不少。 
 
  想買稀有品種?靠海淘! 
 
  熱播韓劇里的多肉催發對進口品種的熱炒,海關倍感壓力。 
 
  “誰還玩兒普貨呀,我現在都買進口的。”一位在微信上曬多肉拼盤的網友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這些稀有品種的價格都不菲,便宜的需要幾十、幾百元,貴的需要上千元。由于國內還沒有這些品種,不少稀有貨色都是靠海淘而來。 
 
  熱播韓劇里頻頻出現的多肉植物更催發著網友對進口品種的熱炒,這也使得海關倍感壓力。有報道稱,自9月以來,僅鄭州一地連續截獲的來自韓國、意大利的多肉植物已多達3000余株。而消費者有所不知的是,很多進口的多肉植物含有毒素。如最近網友們競相追逐的“豬耳朵”的汁液對心臟有較大傷害,而“天賜”的針葉刺入人體后會導致劇烈嘔吐、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乃至死亡。同時,進口多肉植物里很可能含有缺乏天敵的活蟲,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威脅也難以估量。 
 
  對于毒素,北京植物園高級工程師成雅京表示,目前常見的多肉植物并沒有毒,愛好者可以放心養殖。而一些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就可能帶有毒性。她提醒說,近年有游客對北京植物園里養殖的一些品種的多肉植物出現過敏現象。 
 
  猜想 
 
  投資多肉有風險嗎? 
 
  多肉植物能火多久?這是多肉商家和種植者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投資建大棚,有很大的風險。”一位商家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即便多肉植物算暴利,但三五年后才能見到收益的規律,也讓他憂心忡忡,“萬一到時候多肉不火了,這些錢也全都收不回來了。” 
 
  商家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此前君子蘭等植物價格也曾被炒得很高。而多肉植物早在上世紀70年代也流行過一段時間。成雅京介紹,那時候大多數人養的是仙人掌、仙人球一類,“但到1998年前后,這一類植物逐漸大眾化,也賣不上價錢了,不少種植者都轉了行,現在種植多肉植物的花農都是后來才進入的。” 
 
  在成雅京看來,多肉植物的流行時間可能會比其他植物長一些,“畢竟多肉植物的種類繁多,而且看起來都很可愛,可以挖掘的關注點也很多。” 
 
  知名博主二木則認為,中國的多肉植物發展路線現在看與韓國有些相似。“在韓國,多肉植物火爆了7年,最終價格也沒有跌入冰點,反而是走了一條平民化路線,不少人家都種植多肉植物。”二木進一步解釋,如今中國的愛好者普遍集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和網絡上,一些二三線城市對多肉植物完全不知,“多肉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多肉植物還會火爆很多年。” 
 
  追問 
 
  誰在推高多肉? 
 
  在年輕人看來,這種長相可愛的植物,天生具備吸金能力,讓人不自覺地掏錢購買。但又是誰將這種植物推向價格高潮的? 
 
  “沒有人特意去推動吧,大家看了就喜歡,于是就火了。”多肉植物資深博主二木這樣認為。“我當時是在韓國看見了多肉,覺得很有意思,就這么養起來了。” 
 
  不過,同為網絡知名博主的“多肉君”則認為,網絡或許是個很好的推手。“大家在網上的交流多了,就推開了。”“多肉君”說,這種植物本身長得就很“萌”,而博客、微信將這種“萌”傳播到了每個人眼前,自然推動了多肉的發展。 
 
  “我覺得多肉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多肉君”補充說,多肉帶動了不少產業的發展,也讓多肉植物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大家購買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他舉例說,有些“肉友”還曾因為希望養更多的多肉植物,在購房時挑選陽光好、大陽臺的房子,“無形中多肉植物也改變著大家的生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