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深圳檢驗檢疫局通報了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情況。數據顯示,深圳口岸出境供港活動物無質量事故發生,供港蔬菜連續20年未出現“毒菜”事件。
深圳是全國供港食品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加工集散地和離境口岸,內地供港蔬菜、活畜禽等農產品均由深圳口岸運往香港,占香港市場份額的85%以上。整體來看,上半年深圳出口商品貨值合格率為99.96%,同比提高0.31個百分點。
上半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38.5萬批,貨值201.2億美元;檢出不合格批次2.7萬批,不合格貨值32.6億美元。其中,入境不合格貨物26938批,涉及貨值32.6億美元,入境批次、貨值不合格率分別為16.06%、26.57%,同比分別上升10.47個百分點、17.2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上半年出口產品質量相對穩定,檢出出境不合格貨物236批,涉及貨值333萬美元,出境批次、貨值不合格率分別為0.11%、0.04%,同比分別下降0.31個百分點。
深圳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檢驗檢疫部門在口岸筑起一道進口食品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上半年,該局從進口飲料、酒類、糕點餅干、調味品等食品,檢出超范圍使用著色劑、抗氧化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進口飲料、零食等多次檢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等。同時,在進口工業品查出諸多風險隱患。其中,進口服裝標識不合格較為普遍,部分服裝存在pH值、甲醛含量超標等問題,多批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檢出中文標簽不合格,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檢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