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渡大學農業推廣系統(Purdue Extension)新發表的一篇指南中著重強調除草劑和水在最佳溫度下混合的重要性,文章認為最佳的溫度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除草劑的性能。
指南中提供的水溫和除草劑性能的關系是基于普渡大學雜草學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科學家研究發現除草劑和不同水溫混合時,其除草性能并不相同,溫水(不能是熱水)要比冷水效果好。
首席研究員雜草科學家Pratap Devkota表示,“我們給出的指南中提到在早春以及深秋,除草劑不要和冷水混合進行施藥。要確保使用合適的溫水,正確的水溫是使用除草劑重要的環節之一。然而由于之前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農民通常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
熱水和冷水
在溫室的研究中,試驗用的雜草物種包括三裂豚草、杉葉藻科(加拿大飛篷)、長芒莧和瘤梗甘薯。試驗所用的除草劑有24-D 膽堿、草銨膦、硝磺草酮以及草甘膦和麥草畏的混合物。每個除草劑溶液在使用前都混合24個小時和6個小時,混合完成后立即使用。
研究人員發現當除草劑和水溫為5攝氏度的水(實驗中的最低溫度)混合后,除草劑的性能降低了。同時他們還發現當水溫達到56度時(實驗中的最高溫度),與除草劑混合,除草劑的性能也降低了。而在22度到50度之間,除草性能不會下降。
研發發現在這些測試的除草劑中,混合24小時后并不會影響除草劑的除草功能。然而研究人員提醒道這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除草劑。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Group 2(ALS抑制劑)的除草劑產品和水混合后放置在桶中會有水解的情況發生,而一些Group 1(ACC酶抑制劑)的除草劑則會被紫外線分解。
研究人員表示農民需要對儲藏水的水溫進行監控。“可以根據天氣的溫度大概的估計水的溫度,或者說用一個溫度計監測水溫。”
研究人員表示對于溫度影響除草劑活性的具體原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他們認為在冷水情況下可能會影響除草劑的溶解,進而影響噴霧液滴的大小或者除草劑進入靶標葉子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