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
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不斷加強中藥材保護、培育、種植,形成了優勢突出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全區藥用植物源達917種,人工種植中藥材面積約為50萬畝,野生資源修復60萬畝,藥材總產量17萬噸,實現產值15.6億元,成為“國家中藥材基地”和“科技產業基地”。
統籌謀劃現代中藥農業、中藥工業和中藥商業發展,培育優勢品種和精深加工大產品,打造特色優勢品牌,形成了引揚黃灌區枸杞、中部干旱帶沙生藥材、大六盤山地區特色藥材三大區域,逐步走向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生態化發展的道路,實現全產業鏈增值增效。
將枸杞產業作為自治區重點優勢特色產業,不斷加大品種選育、推廣力度,突出優良品種遴選、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與綠色安全生產、原產地精深加工等的科技支撐,建立中國枸杞研究中心,開展枸杞功效重大基礎研究及功能產品研發,推動枸杞產業提質增量。全區枸杞種植面積達85畝,枸杞干果總產量8.8萬噸,綜合產值80億元以上。
積極加強與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由中科院院士領銜、區外多個單位參與,調動多方面科技資源和資金支持,推動我區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引進龍頭企業,共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培育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構建中藥材產業標準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