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舉行了聯組會議,專題詢問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下一步要推廣綠色防控,包括生物防治,特別是果、菜、茶、中草藥,從現在開始就嚴格執法,堅決做到不使用高毒農藥。
農產品不再使用高毒農藥,對于百姓的舌尖安全來說,是個好消息??墒?,人們擔心的是,這種不使用高毒農藥的承諾能不能成為現實?因為僅僅有決心還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為何高毒農藥、劇毒農藥、高殘留農藥依然在市場上暢銷?
前幾年農業部取消了一批危害巨大的農藥。而事實上這些農藥依舊沒有走出我們的生活。種植戶、養殖戶依然可以購買到這樣的農藥,為何購買這樣的農藥?很顯然的道理是,這樣的農藥成本低,見效快。于是,禁止生產的農藥依然在使用著,這也就是為何有毒農產品依然存在的主要原因。
何不把“不用高毒農藥”變成“不產高毒農藥”?我們提倡使用低毒農藥,就要盡量減少市場上的高毒農藥、劇毒農藥供給。一方面需要繼續大力減少高毒農藥的生產種類,限制高毒農藥的使用,這就要在農藥企業身上做些事情,他們不再生產,農民想買也買不到。一方面需要加大科研力度,研究更多效果不錯的生態農藥,讓生態農藥趕走劇毒農藥。另一方面,需要加大農業補貼力度,甚至可以開設農藥補貼資金項目,因為生態農藥的價格較貴,農民也要考慮生產成本。如果國家能夠在農藥上統一供應并且給予一定補貼,也能發揮積極引導作用。
“不用高毒農藥”不僅是一句承諾,要加大打擊力度,更要有勇氣把“不用高毒農藥”變成“不產高毒農藥”,如此一來,“不用高毒農藥”才是值得期待的綠色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