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采摘后機械化3℃冷水預冷、建設協同倉48小時內運至消費者手中、跨界營銷實現產銷地區域對接、打造大櫻桃果品供應鏈……2016年,煙臺大櫻桃經營者創新營銷方式,截止6月30日,全市大櫻桃網上銷售額3.73億元,同比增長118.12% ,在全國農特產品銷售中成就煙臺大櫻桃現象。
領“鮮”全國
煙臺大櫻桃天時地利 栽培技術國內首屈一指
經過140多年的發展,煙臺大櫻桃栽培面積達30.8萬畝,居全國第二位,產量17.6萬噸,居全國第一位。目前,全市設施櫻桃主栽品種有紅燈、美早等;露地櫻桃主栽品種有意大利早紅、拉賓斯、紅燈、美早、紅蜜、先鋒等。大櫻桃已成為煙臺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無論在品種選育、栽培技術、上市時間等各方面,煙臺大櫻桃均全國領“鮮”。
煙臺大櫻桃熱銷網絡,有其歷史和現實必然性。煙臺地處山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渤海,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形為低山丘陵,季風進退明顯,氣候溫和,正好處于大櫻桃生長發育的適溫范圍之內;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養分的積累,發育充分,果實品質好,是可以與智利、美國等世界著名的大櫻桃產區相媲美的世界大櫻桃最適宜栽植區。
農業部櫻桃行業科技專項首席專家、煙臺農科院果樹分院副院長張福興介紹,煙臺大櫻桃在每年5月至6月上市,有時間優勢,初上市美早品種優果收購價每斤可達28元,溫室大棚櫻桃可提前至3月上旬上市;大田栽培大櫻桃畝產最高可達5萬元,全市大櫻桃已走上“規模化種植、優質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之路。
大櫻桃業內有“全國櫻桃看煙臺”的共識。依托煙臺農科院的科研優勢,煙臺選育的大櫻桃品種已有20多個通過省級審定,數量占全國櫻桃總審定品種的56%,選育品種數量在國內櫻桃行業首屈一指,這些品種占全國大櫻桃生產栽培應用品種中的80%,全國推廣120萬畝,栽培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60%以上。
多年來,為提高大櫻桃品質,煙臺農業科研推廣部門先后研發的櫻桃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整形修剪技術、花果管理技術、平衡施肥與適時灌水技術、貯藏保鮮技術、保護地栽培技術等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福山區東廳街道常書豐栽培的美早9年生樹畝產1200公斤,離園價36元/公斤,平均畝收入4萬元;芝罘區黃務街道王典松發展大櫻桃設施栽培,畝收入超過10萬元。這些技術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為我國櫻桃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1年以來,按照市政府水果產業相關要求,連續4年持續打造16個市級大櫻桃示范基地,建設2個農業部‘菜籃子’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取得良好效果。”煙臺市農業局總農藝師劉民曉說。
快人一步
采后機械化3℃冷水預冷 跨界營銷冷鏈運輸直達
新鮮的大櫻桃離開田間,采后處理和包裝運輸成了重中之重。在煙臺,櫻桃采后規模化、機械化處理日益流行;通過跨界營銷,實現區域對接,依靠冷鏈運輸直達大幅減少物流成本;建設協同倉,保證櫻桃新鮮、安全,48小時送貨到消費者手中。
在有“中國大櫻桃第一鎮”美譽的福山區張格莊鎮大櫻桃批發市場,煙臺朝陽果蔬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購置大櫻桃自動分選機,2016年櫻桃銷售季網絡銷售訂單共90000多箱。“白天采摘的櫻桃先經過3℃冷水預冷,保證運輸過程的新鮮度,之后再加工,分4個等級分級,上料、打包、稱重,工作節奏明顯加快。”該公司總經理林蔚林說。
煙臺葛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充分利用跨界營銷的優勢,與廣東電視臺、VIVO手機、綠城集團開展跨界合作,實現銷售額1500萬元。“我們直接曝光煙臺大櫻桃地域品牌,實現區域對接,依托對方銷售平臺,訂單來了,我們通過冷鏈物流發貨,平均每箱可省下21元快遞費,省下的錢我們可以更多地提高櫻桃品質。”該公司經理張英華說。
作為果品供應商,煙臺果品公司與京東合作設立協同倉,每天清晨采摘的大櫻桃會直接送到分揀中心進行水冷處理后,可直接進行打包并放入冰袋低溫包裝,然后直接通過飛機或專用冷鏈車進行運輸。“協同倉今年5月20日啟用到6月16日,共從這里發貨10萬斤左右,最大的優點就是保證新鮮、安全,比如廣東的顧客今天下單,48小時之內就可以送到貨。”該公司副總經理許衛東說。
電商爭鋒
個人賣家創下1000萬元業績 電商企業打造果品供應鏈
福山區是煙臺大櫻桃核心產區,大櫻桃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這里從事電商銷售大櫻桃的賣家遍地開花,其中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的賣家超過100人。邢華夏、劉麗麗、趙平三位姑娘便是其中佼佼者,2016年櫻桃銷售季,三人大櫻桃網絡銷售額均在1000萬元以上。
煙臺柏軍果品經理李玉彬介紹,2016該公司大櫻桃電商銷售渠道更多,銷售額大幅增長,櫻桃電商渠道銷售突破4000萬元。“今年大櫻桃電商延續往年淘寶等平臺銷售的火爆局面;以本來生活等為首的垂直型、創新型電商平臺的銷售異軍突起,實現了銷量的巨大突破;依托sns社交平臺的微商銷售異常火爆,”李玉彬說,“我們還重點打造果品供應鏈解決方案,為拼好貨等垂直電商平臺提供供應鏈支持服務,以及聯合微商平臺打造自己的微商分銷商渠道。”
電商銷售火爆,依靠過硬的品質支撐,煙臺寶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大櫻桃產前、產中技術優勢,在合作社6800畝基地中開展規范化種植,實現產品規格統一。2016年,該公司依托冷鏈物流,重點向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份開展配送貨,搶占“冷門”市場。
隨著優果優價意識的普及,果農也更加注重大櫻桃種植的品質提升。福山區兩甲莊村500多戶村民幾乎家家種櫻桃,在合作社推動下,用有機肥、更新新品種逐漸被村民接受。“村里400多戶加入合作社,我們大力倡導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普及新品種,果個增大,口感更好,價錢自然也好。”該村村支書孫乘遠說。
名聲在外
產銷對接會匯聚全國客商 農村電子商務一枝獨秀
對這張幾代煙臺人培育的百年品牌,煙臺人一直十分珍惜并精心呵護。早在1994年,煙臺市委、市政府便提出率先在果業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的意見》、《煙臺名牌農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等多個農業品牌化建設的文件,加強品牌培育。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煙臺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扶持開展大櫻桃優良品種選育、示范基地建設等工作,實施煙臺大櫻桃提升計劃。
為了讓大櫻桃走出去,煙臺農業部門近幾年開展的“煙臺大櫻桃十大品牌”評選、煙臺大櫻桃產銷對接會、煙臺大櫻桃微商峰會、煙臺大櫻桃網貨節、煙臺大櫻桃網絡營銷大賽等系列大型活動,讓煙臺大櫻桃名聲在外。
煙臺已有張格莊、寶林、女王山、臥龍、醉美人、錦程、渡仙、福滿林、善疃、藍波灣等大櫻桃品牌20多個,且12個已經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和國家無公害食品認證。
目前,煙臺已成為全國大櫻桃的集散地,煙臺大櫻桃網上銷售額呈幾何級數增長,2015年,煙臺大櫻桃的網上銷售額達1.71億元。2016年,截止6月30日,全市大櫻桃網上銷售額3.73億元,同比增長118.12%。
煙臺把大櫻桃電子商務作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突破口,出臺系列扶持措施,舉辦系列大型專題培訓班培訓專業人才、邀請知名電商平臺來煙搞產銷對接、引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千縣萬村項目,搭建起電商生態體系。
煙臺市農業局局長白國強說:“煙臺是果品生產大市,大櫻桃作為我市第二大水果產業,我們要做好產業規劃,抓好大櫻桃基地建設,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做好果品質量監管,促進大櫻桃產業良性發展,推動大櫻桃產業升級,確保果農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