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進莘縣俎店鎮占海村,大街上見不到一個清閑的人,大家都在大棚里忙著伺候著各自的“寶貝”草菇。
占海村是省級貧困村。2015年,省質監局派駐俎店鎮占海村、許村和王樓村的“第一書記”著手開展調研,選準產業,一村一品,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他們決定利用村子的既有傳統,扶持特色產業,進行“精準扶貧”。通過調研發現,占海村的草菇種植有一定基礎,同時種植草菇“性價比”特別高。從進料、上料、撒種到收獲,只需要短短的四十多天,但每畝純收入可達2萬元,收入非常可觀。通過駐村幫扶,占海村新發展大棚200多畝,為擴大草菇種植規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為確保種植戶有好的收益,村兩委提前謀劃,主動與優質菌種企業聯系,談價格、定菌種、商服務,幫助村民選準企業、選好品種。村里投資建設了食用菌蔬菜批發市場,聯系設立定點收購點,村民不出村就解決了銷售問題。
今年,村民種植草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目前,全村有近百戶種植草菇,僅進料就300多萬斤,比去年增加了30%;預計年收獲草菇240多萬斤,同比增加近40%;年可增加收入達700多萬元,同比增加30%。目前,已是草菇的收獲季節,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見面大家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又賣了多少錢?”草菇種植不僅讓種植戶富了起來,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作為草菇的培養基,玉米芯也“變廢為寶”。此外,草菇的種植,解決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業”,老人們可到種植戶大棚里干干活、打打工,一天可收入50多元,一季下來,少說也得一兩千元。手里有錢了,老人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看到占海村草菇種植可觀的收入,周圍的村莊也“眼紅了”,到村里取經學習的也多了。在占海村的帶動下,今年周邊村莊草菇種植的數量越來越多。“前兩天,魚臺縣農業局的也到我們村里考察來了。”村民的話語中充滿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