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縣西李村鄉白埠村,一提到42歲的聶春娥,人們都說:“她可是勤勞致富的領頭雁,小有名氣的‘女當家’。”
近年,農村興起打工熱,可42歲的聶春娥卻不湊這個熱鬧,她說:“倘若人都外出務工,農村豈不落為空巢,上級提出的建設最美新農村豈不成了空話!”一向愛動腦子的聶春娥經過一番思忖和市場調查,把創辦村里第一個面粉廠的計劃說給家人,并取得了他們的支持。聶春娥很快建立廠房5間,并投資10余萬元購回了自動升降電磨、拉糝機及電碾等,備受群眾歡迎。
再說聶春娥的第二產業——養牛。近年農村實現機械化,個體養牛戶很少,聶春娥看牛肉市場價格好,便把庭院養牛的計劃說給大家。如今,她家的黃牛年存欄6頭,僅養牛一項年收入就穩定在4萬余元。為解決牛的飼草問題,她專門買來脫粒機,免費為大家服務,并利用黃牛墾荒10余畝,種上苜蓿、黑豆做飼料。為防疫治病,她買回獸醫書學習,像牛的感冒、腹瀉、防疫這樣簡單的疾病她都能及時處理。
聶春娥還大力發展種植業,她的丈夫董文鋒在科學種田上有特長,她就協助丈夫搞好分工,抓好特色觀光農業,在自家的20畝土地上大做文章。他們瞄準市場行情,種植向日葵、芝麻、花生、紅薯、紅小豆和綠豆等小雜糧,產品純、顏色鮮,備受客商青睞,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數起自己的產業,“女當家”自豪地說:“單就我們家,面粉廠、養牛場、特色種植三項合計,收益就有12萬元,我們6口人人均達到2萬元,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