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賞魚之王”稱號的錦鯉,是一種高貴的大型觀賞魚,其色彩繽紛艷麗,花紋千變萬化,再加上對水質要求不高,易繁殖,得到眾多養魚愛好者的喜愛。在龍潭鎮土湖村,鄧潤球投資興建了一家錦鯉養殖場,專門繁育養殖錦鯉。
有的錦鯉單條售價過萬
進入鄧潤球的養殖場,可看到大大小小的露天魚池和室內魚池。在室內魚池,魚池都作了編號,不同的魚池里養著大小不同的錦鯉。工人正坐在魚池邊上挑選魚苗,合格的魚苗放進增氧的魚缸,不合格的魚苗則放到桶里,經冷凍后喂龜。
在室外的魚池里,增氧機有規律地發出聲響,水下可看到色彩艷麗、四處游動的錦鯉。“這條昭和錦鯉要1萬多元,錦鯉的售價與魚的體型、質地、花紋有關。”在室外的魚池里,鄧潤球指著池里長度約40厘米的錦鯉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場的錦鯉品種主要有昭和、紅白、大正3個品種。
鄧潤球介紹,這些錦鯉都是他自己利用種魚繁殖養殖出來的。養殖場從2010年開始建設,共有20多個魚池,其中室內魚池面積達1200多平方米。目前,養殖場有六七名工人,每年產魚近2萬尾。
鄧潤球養殖場的錦鯉種魚一般1年產2次卵,1輪繁殖180萬尾左右魚花,成活率大約50%,即約有90萬尾魚花會成活下來,然后經過3次的挑選才能最終成為合格的觀賞錦鯉,第一次挑選時間為35天后,魚花成長為手指大小的魚苗,大約只有5%左右的魚苗合格,1年內會進行第二、第三次挑選,每次都只有40%~50%的合格率,最終下來,1輪繁殖的合格錦鯉接近1萬尾。
龍門優良水質促他決定養魚為業
鄧潤球是怎樣“看上”錦鯉養殖的呢?原來,鄧潤球是東莞虎門人,一直很喜歡養錦鯉,家里大大小小的魚缸、魚池都養了錦鯉,平時就通過看專業書、聽朋友講解、自己摸索等掌握和提高養魚技術。
一次偶然的機會,鄧潤球跟朋友到龍門游玩,發現龍門的生態環境好,水質優良,很適合養殖錦鯉。于是,回到東莞后他就跟家人商量,決定到龍門投資興建錦鯉養殖場。鄧潤球托朋友從日本引進了兩條優良的種魚,開始摸索養殖技術。
一段時間后,鄧潤球發現在魚缸養錦鯉和在養殖場養殖是兩回事。養殖場養殖更講究規模化養殖、統一化管理。經過幾年來的不斷研究、探索,鄧潤球終于掌握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錦鯉養殖技術。如今,他的錦鯉已經銷售到了全國各地,他還在東莞開設了錦鯉銷售部專門負責養殖場的錦鯉銷售工作。
“曾經有內蒙古、北京的客戶專門到我們養殖場選購錦鯉魚苗。”鄧潤球告訴記者,自己的養殖場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不但在國內,連在東南亞等地都有人主動問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