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馬鈴薯成熟上市的季節。走進萬源市堰塘鄉蝦叭口村高山蔬菜種植基地,卻是另一番景象,馬鈴薯苗剛剛進入揚花期,“生長周期長、成熟季節晚,高山蔬菜在市場上的賣相很好。”堰塘鄉黨委書記阮文斌表示,借助城萬快速、包茂高速的交通便捷條件和1000多米的高海拔優勢,昔日高山寒遠的堰塘鄉如今成為脫貧攻堅暨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示范點,高山蔬菜成為這里的特色產業,貼上了“金色”標簽。
目前,蝦叭口村已建成馬鈴薯基地2000畝,主要種植馬鈴薯原種和原原種;建成高山蔬菜基地1000畝,以種植甘蘭、黃瓜、紅蘿卜等綠色晚季蔬菜為主。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經營模式,“菜農”種植的蔬菜會被合作社以高于市場的價格統一回購。深山老林的“洋芋坨坨”,如今成為農民奔康路上的“黃金餑餑”。
“戶主徐代富,年齡67歲,家庭人口2人,土地面積3.7畝,主要收入:高山蔬菜1.8萬元、洋芋1.4萬元……”蝦趴口村的公示欄上,如實記錄著全村33戶貧困戶的增收脫貧情況。“我們只管種,又不愁銷路,還不多種點,怕又要落后了哦。”嘗到甜頭的徐代富今年將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畝,對年內脫貧很有信心。
與之毗鄰的堰塘鄉向家壩村則另辟蹊徑,圍繞“四區合一”模式,綜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園,在“農旅興村”上做足了文章。農業上,依托寶萊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入駐優勢,規模連片發展辣椒800畝,人均增收1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