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芳和丈夫鐘業偉都是上猶縣五指峰鄉的大學生村官,兩人正在割蜂糖。
6月19日,在上猶縣五指峰鄉高峰村養蜂場,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叫個不停,大學生村官李蘭芳和鐘業偉正在一旁指導蜂農割蜜。看著一團團清香可人的蜂蜜,蜂農張祖雄喜上眉梢,“照這樣的產量,今年就能回本盈利,養蜂這條路走對咯!”
李蘭芳和鐘業偉既是同事,又是一對夫妻。2012年,兩人雙雙考上大學生村官,都分配在上猶縣五指峰鄉,成為了大學生村官中的“夫妻檔”。
五指峰鄉是上猶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距離縣城約70公里,那里景色奇麗、氣候宜人,宛如世外桃園。
初到五指峰鄉時,李蘭芳夫妻倆只是被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所吸引,但在后來的工作中,他們發現當地基礎薄弱,村民收入來源少,致富的步伐緩慢。
讓村民盡快富起來,成為這對大學生村官夫妻最大的心愿。
2014年初,一次派往鄰縣遂川學習的機會,讓李蘭芳發現養蜂的商機。“那里有很多人養蜂,因為養蜂相對投入小、收益快,技術要求也不高,我覺得特別適合五指峰鄉村民。”李蘭芳說。
夫妻倆在檢查流蜜情況。
為了減少村民的投資風險,李蘭芳和丈夫先買來6箱蜜蜂做試驗,并多次往返遂川學習養蜂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下來,他們收獲了近3000元。
初嘗“甜頭”的夫妻倆,開始主動向村民介紹自己的養蜂經驗,并鼓勵村民一起養蜂。
在他們的帶領下,2015年五指峰鄉黃竹頭、高峰兩村共有30多戶農戶加入養蜂隊伍,產出蜂蜜3000余斤。蜂農們難掩豐收的喜悅,但新的擔憂也接踵而至:這些蜂蜜銷路在哪?
“這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僅僅依靠親朋好友,銷路很難打開。”李蘭芳想到,如果放在互聯網上銷售,一定會有更大的銷售空間。于是,夫妻倆注冊了淘寶和微店,專門幫助村民銷售蜂蜜。
“一開始,入店的顧客大多只是問問,很少人購買。因為網上銷售,很多顧客都擔心蜂蜜的質量。”為打消顧客疑慮,他們采取現場割糖的方式,邀請顧客上門參觀,并將蜂蜜制作流程通過視頻上傳到網店,逐漸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夫妻倆將蜂蜜裝罐打包,通過快遞發貨。
現在,他們在網上賣蜂蜜的同時,還將村民家的筍干、石伏魚等土特產放到店里一起銷售。
為帶領更多群眾致富,今年3月,夫妻倆還注冊成立了五指峰筆架山養蜂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吸納50多戶農戶參與養蜂事業,養蜂規模達800余箱,預計年利潤將超40萬元。
“沒想到這對年輕人這么有頭腦,一兩年就帶領村民把收入提高了。”看著這對小夫妻的“甜蜜”事業越做越旺,60多歲的村民賴光福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