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咨詢本報:生物刺激素是不是在炒作概念?對此,多位學者向記者表示,生物刺激素不是炒作概念。面對農業提質增效需求,行業有必要探究其作用機理,給這類物質一個科學的界定和解釋。
調查發現,包括腐植酸、氨基酸、海藻提取物、生物質提取液在內的眾多生物刺激素類產品,雖然在我國已推廣應用10多年,但它們的效果并沒有被充分重視,真正的作用也頻頻被埋沒,產業發展更是在懷疑中屢受抑制。究其根本,是機理研究滯后于商業推廣,讓行業和農戶對該類產品質疑不斷、誤解不斷。
7月6~7日,2016中國生物刺激素高層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屆時,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教授在內的眾多權威專家和國內外生物刺激素一線企業將齊聚北京,用科學的態度和專業的聲音解讀生物刺激素,讓這個行業真正走出概念炒作的怪圈,走出被誤解的泥潭。
此次會議邀請的學術界專家都在相關領域有長期研究,將從不同角度與行業就生物刺激素類產品做深度交流。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將系統分享生物刺激素分類及作用機理,為行業撥開迷霧。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施肥技術專委會主任楊俐蘋將全面介紹生物刺激素在肥料提質增效中的作用,幫助大化肥找到一條提質增效的捷徑。對不同品類做專業研究的多位專家也將親臨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齊生將解密生物質提取液產業化技術及其在減肥增效中的作用。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將解讀微生物肥料的分類、作用機理及在大化肥提質增效中的應用,用科學的方法掌控微生物菌的力量。山西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將實戰分享腐植酸在大化肥提質增效中的應用技術和作用,用他十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腐植酸肥料。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鵬程將揭秘農用甲殼素、海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作用機理及產業化技術,幫助全行業發掘來自海洋的生命力。
會上,農業部相關領導、歐美和國內生物刺激素研究專家、國內外一線生產廠家,還將圍繞生物刺激素管理政策走向、產業化和中外市場差異等話題展開研討。